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26 06:42:4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赵泽琴
精美的龟纽“宣成公章”金印、嵌绿松石螭龙纹金带扣、神兽纹玉樽……这些堪称国宝的文物为何出土于湘鄂交界处的湖南常德安乡黄山头?
安乡县南禅湾晋墓博物馆。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11月17日,气温骤降,寒风裹挟着冷雨掠过山野,记者走进安乡县黄山头镇的南禅湾晋墓博物馆。墓中出土的金印玉樽等珍贵文物,让史书上的西晋名将刘弘鲜活了起来。
国宝惊现“洞庭峭壁”黄山头
黄山头,湖南安乡县和湖北公安县共有,虽然海拔不足300米,但被誉为“洞庭峭壁”。
为何?
“越三峡而南,千里尽平地;见培楼则喜,何况生姿媚。”明代公安派文学家袁宏道早已解释了缘由。
当然,你也可以站在黄山头之巅,一脚踏两省,体会极目远眺之开阔舒畅。眼前除了美丽的平原景色,还有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的节制闸(南闸)。
黄山头。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一不小心,遇见的大叔便是“湖北黄山头镇”人。没错,黄山头湖北湖南的两个镇,都叫黄山头镇。大叔说,湖南的菜更好吃,自家吃饭都从湖南买菜回家。
1991年,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头镇本地居民在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座砖室墓,经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安乡县文物管理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有了重大发现。


西晋“镇南将军章”金印。湖南省博物馆 供图
墓葬中出土的龟纽金印“宣成公章”、“镇南将军章”金印和双面印有“刘弘”“刘和季”的私章,确认墓主人是西晋名将刘弘。篆体阴刻“宣成公章”四字,指明墓主的爵位;“镇南将军章”显示了墓主的官职;双面铜印刻的“刘弘”“刘和季”,则是墓主的姓名及字。刘弘墓所在的南禅湾晋墓群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群已探明的晋墓有4座。
南禅湾晋墓博物馆讲述传奇故事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人,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车骑大将军等职,爵封宣成公。在《晋书》中有传,其人其事在《三国志·魏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均有记载。
这等响当当的大人物为何会秘密安葬在偏远的黄山头?建在刘弘墓上的南禅湾晋墓博物馆,讲述了他的传奇故事。
南禅湾晋墓博物馆内的刘弘铜像。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刘弘自小出身门阀世家,与晋武帝司马炎都居住在洛阳永安里,他们同年出生,年少时是同学。
刘弘的祖父刘馥是曹魏重臣。东汉末年,刘馥到扬州避乱,被曹操举荐任扬州刺史。在任上,刘馥兴修水利,修造城垒,加强城池守备,受到百姓爱戴,至今受人立庙祭祀。刘弘的父亲刘靖曾任镇北将军,总管河北地区的军事。刘靖主持修凿拓宽了戾陵渠,这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造福了周边百姓。
受到良好的家风熏陶,刘弘不仅文武双全,更有为官从政造福一方的远大抱负。虽然身处乱世,但他为西晋王朝保护了半壁河山,护国爱民,青史流芳。
博物馆展厅。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晋惠帝时,爆发了“八王之乱”、南北农民起义、北方少数民族反晋、南方大臣反叛等事件,危机重重。刘弘平定战火,劝课农桑,宽刑省赋,挽救时局,南方得以稳定。因“有威惠,寇盗屏迹”,他被晋武帝封为一等爵宣成公,赐金印紫绶。
公元306年,70岁的刘弘病逝于湖北襄阳军中,理应归葬故里,不知何因秘葬安乡。
龟纽载奇功,“玉樽王”是刘弘爱藏
刘弘墓出土了文物78件,其中一级文物16件,包括金印、金带扣、玉樽、玉卮、镂雕玉佩等较为罕见的珍品。最值得关注的是三枚印章和一件玉樽。
龟纽“宣成公章”金印、“镇南将军章”金印的出土,不仅证实了史籍所记的内容,还印证了晋代“四镇”将军位从公爵,皆假金章的制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龟纽“宣成公章”金印。湖南省博物馆 供图
如龟纽“宣成公章”金印,它目前被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该馆资料显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官印需求量激增,原本明确而严格的等级制度渐趋瓦解。湖南出土了多枚金印,反映了这一时期印章等级制度的瓦解。而按晋朝礼制,只有太子及宗亲王侯才能用龟纽金印。刘弘获赐此印,说明其厥功至伟。镇南将军章是刘弘坐镇荆州的权力凭证。
嵌绿松石螭龙纹金带扣。湖南省博物馆 供图
两枚金印印纽雕刻工艺精致,印面、印体都光洁如镜,璀璨夺目,充分显示了西晋时代金属工艺的高度发达。值得一提的是两印文字书体风貌迥然不同,“宣成公章”作悬针篆,清朗细劲。“镇南将军章”则是标准的缪篆,平正端严。加上刘弘铜印,这三枚印章确定了墓主人是西晋名将刘弘。
直筒形,雕刻有许多神兽和仙人图案,飘逸生动,气势恢宏,神兽纹玉樽是刘弘生前珍藏的古物。它是东汉玉雕的代表作,是目前所见最为精美奢华的汉代玉容器之一,有“玉樽王”之称。
神兽纹玉樽。湖南省博物馆 供图
樽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日常实用酒器,长沙马王堆2号汉墓曾出土嵌玉铜樽。不过,文物工作者在神兽纹玉樽内部发现了少许墨迹残留,据此推测,或许在刘弘拥有时或更早的时代,玉樽曾用做类似后世文房所使用的笔洗。
10多年前,记者曾来过刘弘墓,当时只能见到墓室,大众很难理解刘弘的故事,及以此为代表的南禅湾晋墓群为何能入列“国保”。
刘弘墓室入口。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尚奇 摄
如今,建在墓室上的南禅湾晋墓博物馆,陈设了丰富的馆藏、详尽的展板和有趣的动画,不仅生动描绘了西晋名将刘弘恢弘的一生,也成为湖南省内难得的能让广大百姓了解西晋历史的时光入口。据安乡县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开馆4年来,每年有1.2万至1.5万人次入馆参观。
责编:颜青
一审:龙文泱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