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25 11:25: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5日讯(通讯员 赵静)位于衡阳大浦街站至衡阳北站区间的狮塘上行桥,是京广铁路的节点性铁路桥梁,目前正在进行大修。承担这一施工重任的中铁六局工程施工人员与激流竞速、向技术闯关,日前成功为新增桥墩搭起了稳固的“水下堡垒”——钢吊箱围堰。
75吨庞然大物的深水“精准之舞”。钢吊箱围堰可不是小物件,长11.02米、宽5.82米、高9.5米,重达75吨,往湍急河水里一放,就像被水流推着晃的“巨无霸”,稍偏一点就可能功亏一篑。中铁六局项目部面对难题,靠“技术创新+精细管理”双轮驱动,逐个破解壁垒。
吊箱钢围堰稳稳起吊
施工现场,凭借“北斗导航”式定位,毫米级精准着床。怕水流冲偏?团队早有妙招。承台桩基施工时,先把钢护筒牢牢植入河底当“定位桩”,吊箱侧面特意开了精准导向孔,套进护筒的瞬间,底部“牛腿”结构顺势卡紧,就像给吊箱装了“导航+刹车”,水平位移被牢牢锁住,最终着床精度精准到毫米级,项目测量员看着数据忍不住点头:“稳了”!
“八点抬轿”同步吊,稳扛巨物。75吨的大家伙吊在空中,受力不均容易变形开裂。项目改用“八点同步起吊”工艺,8个吊点均匀分布在吊箱顶部,操控室里技术员紧盯液压控制系统,屏幕上8个高度数值实时同步,偏差一旦接近5厘米就自动调整,就像8位力士步调一致抬轿,庞然大物在空中稳稳当当,连轻微晃动都没有。
为了实现“无缝天衣”封底,滴水不漏保安全。水下封底是防水关键,一旦漏了就会前功尽弃。潜水员先下水清理河床杂物,随后导管缓缓插入水下,混凝土顺着导管匀速浇筑,工人握着测绳每隔几分钟就测量一次标高,“东边再补20厘米”“西边浇筑速度放慢,保持水平”,严格按“分区对称、由低到高”推进,最后预设的“排水孔+注浆管”双保险齐齐发力,封底层就像件无缝天衣,彻底堵死渗漏隐患。整个过程像给围堰“循序渐进减压”,稳稳闯过水压难关。
作为技术与管理的双向奔赴,此次施工的成功,代表了现代工程的管理智慧。凭借全程数据驱动,每个环节都有实时监测反馈,告别了“凭经验干活”,立体配合让工序衔接零误差。如今,75吨钢吊箱精准落位,2米厚封底混凝土浇筑完成,狮塘上行桥大修顺利完成,也为京广铁路春运前换梁通车筑牢了“水下根基”。
责编:王皆清
一审:王皆清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