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经验在全国论坛分享

陈丫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24 12:45: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4日讯(通讯员 陈丫欢)11月22日至23日,全国第六届项目式学习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数智赋能·融合创新:面向未来的项目式学习新样态”为主题,研讨数智时代的项目式学习改革路径。长沙市芙蓉区带来三个案例在该论坛进行分享。

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副书记陈婕以《教师成长共同体:芙蓉区项目式学习进阶的实践引擎》为题,在论坛中现场分享了近五年区域教育改革实践成果。作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区与教育部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芙蓉区以 “教师成长共同体” 为核心抓手,成功推动项目式学习(PBL)从试点探索迈向常态应用,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陈婕介绍了芙蓉区项目式探索以 “四维联动” 教师成长共同体为核心引擎,构建起从试点探索到常态应用的完整路径。她从三个问题的痛点审视,到构建四条路径实施,呈现出学校、教师、学生三维度的实践成效。既精准剖析了教师能力不足、资源协同零散等真问题,又提炼出 “两融五研”模型、“四阶”备课模板等可直接落地的实操工具,彰显了教育实践探索的专业价值与温度。

另两项来自育英西垅小学的案例,其一围绕《“创+”课程体系项目化生态系统构建》展开,分享了学校在项目式学习生态系统方面的顶层设计与整体实施策略;另一项则从学科融合角度出发,以《项目化学习驱动下传统文化创新的路径与实践研究》为例,呈现了在项目式生态下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芙蓉区的项目式改革探索立足实践、注重协同,不仅让项目式学习从试点走向常态应用,更形成了可交流、可参考的经验,为基础教育教与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样本。未来,芙蓉区将深化共同体建设,以协同赋能PBL推动教与学变革,让教育均衡、师生共成长的愿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