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童年的星光——“清溪对话”话童年|湖南日报

雷鸿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20 17:18:56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11月21日04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11月20日,“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益阳分会场的子活动——清溪对话,在益阳市清溪村举行。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马笑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小溪流》杂志执行主编邓湘子,清溪村党总支委员邓旭东相聚清溪剧院前草坪,在冬日暖阳下与读者分享关于童年的故事和感悟。

活动现场。本文摄影:雷鸿涛

“你在童年看过的第一本文学作品是什么?”随着主持人提问,马笑泉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看来,这个世界有“有字之书”,也就是书籍;也有“无字之书”,它写在白云上,写在飞鸟的翅膀上,写在小草尖的露珠上。“一个孩子的阅读,必然是从一本‘无字之书’开始的。”他说。

邓湘子读到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没有封面的连环画,这本连环画原本是邻居用来卷纸烟的。

邓旭东童年读的第一本书,也是一本连环画。这本书的封面,是手写的“山乡巨变”。“从书里看到家乡的过去,再回到今天的清溪村,真是‘山乡巨变’啊。”他感叹。

活动在清溪剧院前草坪举行。

说起童年的难忘故事,每个人不尽相同。

《放养年代》是马笑泉的代表作。“我们的童年玩具,都是我们动手制作的,比如说,弹弓、滚铁环、滑轮车。”他说,还有捉迷藏时,父母毫不担心,因为大人知道到了吃饭的时候,孩子们会从世界上最隐蔽的角落里冒出来。马笑泉认为,人的童年,是永远不能被满足的,永远有遗憾。

《打赤脚的童年》,是邓湘子的作品,也正是他童年的真实写照。小时候,他打着赤脚去放牛,最头疼的就是冬天的清晨。很多年之后,当他再次回到故乡,发现村里已经没有牛了。“我想,如果我们村庄里还有最后的一头牛,会怎么样呢?”于是,他又写了一部作品《牛说话》。

作为一名“90后”,邓旭东的童年记忆,更多是“每天和小伙伴去上学”。小时候,大家经历同样的痛苦,所以反而感觉不到痛苦的存在。

现场观众。

提到童年的痛苦,马笑泉有自己的见解。“童年的时光像什么呢?就像拧紧的水龙头里那一滴一滴往下滴的水,滴得异常的慢,异常的艰难。”小时候,马笑泉想着,我什么时候能够长大啊?他渴望着早点长大。如今,他反而感到懊悔,甚至会觉得童年太短暂了,甚至想永远待在童年里。

责编:雷鸿涛

一审:雷鸿涛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