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桃林镇:政策法律“活字典”巧解田间“千千结”

刘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20 10:06: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0日讯(通讯员 刘存)11月18日,一桩困扰临湘市桃林镇大畈村刘家组四户村民长达十余年的土地权属遗留问题,在镇、村两级的合力调解下成功化解。随着各方当事人郑重签下调解协议,这根横亘在邻里多年的“心头刺”被彻底拔除,为乡村和谐再添一抹暖色。

该纠纷源于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十余年来,矛盾几经调处却始终未能根治,既成了当事人的“心病”,也成了基层治理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为彻底打破这一僵局,桃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土地延包工作的钟响玲同志,牵头联合司法所邓所长、大畈村“两委”干部组建专项调解组,直击矛盾核心病灶。

熟稔农业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被大家称为“政策活字典”的钟响玲同志,在午后持续至傍晚的协调会上,面对各执一词的当事人,将晦涩的政策法规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言乡语,耐心梳理历史脉络、明晰权责界限;邓所长从法律角度明确原则底线,村干部则以乡情亲情为纽带积极疏导感化。在“情、理、法”三位一体的引导下,四户村民逐渐从僵持对峙走向理性对话,从互不相让转向彼此体谅,经数小时磋商最终达成一致,并现场签署调解协议。

“调解组的同志说得既在理又贴心,把政策讲透了、情理说通了,我们心里的疙瘩总算解开了!”参与调解的村民刘先生感激地说。这场持续多年的纠纷圆满化解,让邻里关系重归和睦融洽。

桃林镇负责人汤勇刚感慨道:“此次矛盾的成功化解,是基层治理中整合专业力量、下沉一线化解矛盾的生动实践。这充分证明,只要带着政策、怀着真情、守着公平,就能有效激活基层矛盾的末梢神经’,将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持续营造出风清气正、和美向善的乡村环境。”

责编:兰萍

一审:兰萍

二审:刘宇丽

三审:丁会云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