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末考试民生答卷来了⑭|郴州市北湖区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老旧小区换新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9 06:36:11

北湖区百货站小区干净整洁。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可庭 通讯员 刘奕辰

11月10日,郴州市北湖区北湖街道的百货站小区内,老人们在樟树下悠然对弈,消防通道宽敞通畅,墙角的排水管也码得整整齐齐……

这个曾陷入失管状态的“高龄”小区,如今登上郴州市文明城市创建“红榜”,更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十四五”期间,北湖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路径,有效激发老旧小区治理内生动力,让历经岁月的老社区焕发新生。

【时代命题】

老旧小区管理,面临“谁来牵头、钱从哪来”等问题

“楼下杂草丛生、蚊虫成团,一到热天,小区里臭烘烘的”“外面的人随意进来停车,既堵了路,又存安全隐患”……百货站小区原是郴州市百货采购供应站的家属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院内多数住宅的楼龄已逾“花甲”。

上世纪90年代单位改制后,小区无人管理,垃圾乱堆、电线乱拉、车辆乱停。居民李海奇回忆:“小区乱成一锅粥,很多住户选择了搬走。”

百货站小区也想请物业公司,却屡屡碰壁——小区规模不大,仅9栋200余户,大部分物业公司来现场看了后,都直言“盘子小,没啥赚头”而拒绝。

百货站小区并非个例。仅北湖街道辖区内,就有162个无物业管理小区。这些小区多数建于上世纪,基础设施老化、公共功能缺失,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群众诉求多,基层治理陷入困境。

小区管理,一头连着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随着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推进,老旧小区引入物业、补齐短板势在必行,但面临“谁来牵头、钱从哪来”等问题。

“总想着政府出资不太现实,老旧小区必须找到自己的造血办法,不断激发自治活力。”北湖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何津锋说。

【政府作答】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提升小区治理能力

北湖区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为指南,将小区治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切入口”,通过激发小区自治活力、推动新老小区结对共建、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共治等多元路径,让一个个曾经“失管”的小区,变得井井有条。

在百货站小区,通过建设里社区党委的精心引导,居民自发成立业主委员会,10余位成员分成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大家集思广益后,首先瞅准小区杂乱的停车坪——小区位于中心城区,附近停车需求大,将小区的车位管理起来,既方便业主停车,也能作为公共资金收入来源。

“我们腾出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清理了居民占用的‘菜园花盆’,‘抠’出了65个车位。”李海奇介绍,通过对外停车收费、出租一楼闲置杂房,实现年增收10万余元,解决了自治所需的“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大家探索自治之路,小区管理渐渐井然有序起来:从门卫值班到卫生管理,从维护更新管网配套到开辟居民公共空间,管理制度一条条上墙。如今,走在小区里,消防通道宽敞通畅,监控探头随时“站岗”,就连墙角的排水管也码得整整齐齐。

没有条件自治的小区怎么办?

北湖区探索开展“百对共建”,推动200个小区自愿结对共建,老旧小区和新小区结对,形成“发展共谋、活动共建、小区共管、和美共评、资源共享”的治理模式。

有物业公司的新小区为老旧小区提供专业指导,带动整体水平提升,老旧小区发挥“人情味”优势,通过共办文艺活动、社区活动等方式,带动新小区邻里关系更融洽。

一些新小区的篮球场、健身室或阅览室向结对小区居民开放,提升设施利用率。湘域中央花园与七星花园结对后,完成道路改造、电动车充电棚建设等60余处设施提质。

北湖区是中心城区,部分老旧小区虽年代久远,但地处黄金地段,颇具商业价值。北湖区积极拓展思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

义帝陵片区曾是郴州市最繁华的商贸区,近些年逐渐萧条,变成老旧区域,安全隐患突出。2023年,北湖区采取“中央投入、地方配套、吸纳民间资金”三方共担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愿景集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立面改造、楼道修缮、安防设施、雨污分流、环卫绿化提升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都由经营主体解决,居民不用掏一分钱。改造后,居民通过让渡小区部分公共收益等方式积极参与改造,入驻商户投入100万元打造特色商铺,北湖区百福公司和郴州双龙商业公司联合出资成立郴州跃舜商业公司,筹资950万元打造夜市景观。

【百姓评卷】

老小区焕然一新,“幸福增量”可感可触

“我家烧了好菜,香喷喷的红烧肉”“咱们姐妹自编自导了舞蹈节目,大家一定要捧场啊”……10月29日是重阳节,百货站小区“百家宴”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居民们有的自带拿手菜齐聚一堂,有的上台表演节目,其乐融融。

“热闹得像过年!”年过八旬的段清英道出了许多老邻居的心声:“现在这里环境好、设施全、遇事有人帮,时不时还有文艺活动,真是幸福的养老生活。”段清英老人曾搬离小区10多年,2023年发现小区焕然一新,又从新小区搬回来。

“百对共建”新机制打破了“各自为政”的传统社区治理模式,许多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以前路面坑坑洼洼、车辆乱停乱放,到处都是‘牛皮癣’。短短几个月共建,让这个老小区焕然一新。”粮贸小区与盈丰国际小区结对共建,几个月时间实行10余处“微改造”。

煤机小区与裕湘公馆小区结对共建,聚集一批优秀党员参与小区治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小区环境越来越好。香樟雅苑小区与郴州电厂家属区结对共建,联合开展卫生整治、文艺汇演、助残济困等公益行动,居民幸福感日益增强。

责编:万枝典

一审:张笑

二审:朱晓华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