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16:37:19
新湖南客户端11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祯媛 通讯员 曹俊 欧如意)为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11月16日,由湘潭市雨湖区民政局指导,湘潭市雨湖区和平街道石码村村民委员会主办,湘潭市雨湖区志愿者协会承办,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碧泉书院)与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协办的“同心拾趣乐,关爱伴童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活动在石码村村委会顺利开展。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各类互动体验项目分区展开,吸引了众多未成年人及家长参与。本活动作为石码村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与流浪乞讨救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预防—识别—应对”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紧紧围绕流浪乞讨救助项目的总体目标,致力于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理念,努力构建以村为基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

(给未成年人发放安全宣传手册)
在主题互动区,“拓印安全语”“糖画安全符”“爆米花逃生术”“串珠友善链”“飞行棋安全行”以及“棉甜护法治——权益护航关”六大环节,聚焦未成年人身心安全与法治教育,通过沉浸式体验系统提升其风险识别与自我保护能力。现场同步开展了禁毒宣传、应急救护与团队协作等多元活动:禁毒模型展示区结合“禁毒大富翁”等互动教具,生动普及毒品危害与安全常识;CPR心肺复苏教学点由讲师分步演示,帮助未成年人及家长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志愿者们穿梭于各活动区域,流动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并结合现场活动内容,为家长讲解如何识别孩子行为信号、建立有效沟通及履行监护职责。

(家长和孩子们协作玩“珠行万里”)
在“摸石头过河”“珠行万里”“车轮滚滚”等团体项目中,社工与志愿者不仅引导孩子们完成协作挑战,更借助游戏情境现场示范如何通过鼓励、倾听与边界设定来增强亲子互动,将运动过程转化为家庭教育的实践课堂,切实提升家长的监护意识与教育能力。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孩子学到了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我们家长也获得了实用的教育指导,促进了我们的亲子关系。”
石码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构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趣味互动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未来,石码村将持续整合专业力量与社区资源,完善“预防-发现-干预-跟踪”的服务链条,建立健全常态化服务机制,为辖区内未成年人营造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组稿:马志军
责编:梁原
一审:梁原
二审:齐果
三审:杨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