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卫士护河湖 三湘碧水润民心——“美丽河湖”志愿服务项目纪实

肖静 舒丽娟 杨菲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8 11:25:26

江河安澜,则万物生长;湖库清澈,则民心安宁。

在湖南的湘江之畔、东江湖之滨、锦江两岸,三支“绿色卫士”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响应“美丽中国·志愿有我”号召,结合地域生态特点与文化特色,通过系列化、创新化志愿服务守护“母亲河”,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承载生态希望、滋养民生福祉的幸福之水。

湘潭:多元协同织密湘江生态防护网

湘江,湖南的“母亲河”,其湘潭段及涟水、涓水等支流,不仅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生产生活水源,更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屏障。作为沿江的工业重镇,湘潭肩负着守护“一江碧水”的重大责任。在此背景下,湘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聚焦湘江流域(湘潭段)水生态环境问题,构建起“政府-社会-公众”多元协同机制,系统开展禁渔护水、清河净滩与环保宣讲三大行动。项目创新采用“微行动”理念与“巡查-调研-整改”数字闭环,让湘江防护网越织越密。

▲协会协助街道清除钓鱼台

在禁渔护水专项行动中,志愿者们构建起“车巡+步巡+无人机巡”的立体巡查网络。在湘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水域,志愿者们开展常态化、高频次的禁渔巡查,白天踏遍河岸,夜间紧盯违规高发时段。

“我们不仅对‘一人多杆’等违规垂钓行为进行现场劝导,更利用微信举报平台,实现了对非法捕捞、违规钓台等问题的实时发现、拍照上传与快速交办。”一位志愿者边操作手机边介绍。

面对河滩垃圾难题,协会创新推出“一平米净滩”微行动理念——不必追求“大规模”,从身边一平米的清洁做起,极大降低了参与门槛。全年31场净滩行动吸引5000余人参与,清理垃圾超1.5吨,让竹埠港、马家河等重点河段的岸线重新焕发生机。

环保理念的传播同样扎实有力。协会推动环保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党校”,为不同群体定制专属内容:给社区居民讲黑臭水体治理与家庭节水,为师生设计“手绘湘江生态地图”趣味活动,向企业员工解读《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25场宣讲覆盖5200余人,培育15名骨干宣讲员,让生态文明种子在莲城大地生根发芽。

76场活动、超万人次参与、33319篇巡河日志、532个环境问题已解决……一组组数据不仅见证着湘潭绿色卫士的坚守,更为湘江流域水质改善与生物多样性恢复贡献了坚实力量。

资兴:同心守护东江湖“生命之源”

东江湖,国家一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湖库Ⅰ类标准,是郴州市470万群众的“生命之源”。

但这片清澈湖域也面临着漂浮物堆积、农业污染及台风后淤塞等挑战。资兴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主动作为,联合郴州市生态环境局资兴分局、市水利局等多部门及志愿服务组织,以“东江湖环保”系列项目为抓手,守护一湖清水。

▲协会组织开展东江湖景区环保宣传活动

协会的行动始终紧扣“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核心,不仅开展垃圾清理、排污口核查、水源地保护等日常工作,更助力推进东江湖网箱养鱼拆除、沿岸生猪养殖场整治、村民改水改厕等重点工程,推动生活垃圾与建筑固废集中处置、循环利用,让环保与城乡同治深度融合。

青少年是环保事业的未来。协会以“理论+实践”模式打造特色活动,“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让孩子们亲手践行资源循环理念,“亲子同行”活动让环保成为家庭共识,“生物多样性‘雏鹰’护鸟”项目则让小志愿者们用画笔与行动传递生态保护热情。知识讲座上,孩子们了解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巡河净滩中,他们亲身感受劳动的意义——“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信念,在一次次实践中愈发坚定。

从企业车间到校园课堂,从湖岸巡护到村落宣传,资兴的绿色卫士们用脚步丈量责任,让东江湖的“Ⅰ类清水”持续滋养着郴州大地,也让生态保护成为全民自觉。

麻阳:苗乡文化为锦江注入保护动能

锦江河,麻阳苗族自治县的“母亲河”,承载着苗乡人的文化记忆与生活希望。麻阳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将苗乡文化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苗乡共护母亲河”项目为载体,让环保理念伴着民族风情浸润人心。

▲协会组织在锦江国家湿地公园鸳鸯岛巡护河、净滩

6月至10月,志愿者在福寿广场、长河公园及4个社区开展的“摆摊式宣讲”,成为一道特色风景。12场环保宣传活动中,志愿者不仅普及水生态保护法规与节水妙招,更邀请非遗传人现场创作环保主题剪纸——苗绣纹样与“护水”元素相融,让生态之美与文化之美相得益彰。5万份宣传手册、5000个印有环保标语的水杯,将护水知识送到群众手中,也点燃了大家守护锦江的热情。

在河湖环境整治现场,志愿者们的行动同样扎实。他们深入锦江尧里段、鸳鸯岛等7个重点区域,清理垃圾1.5吨,现场设置垃圾分类科普环节,手把手指导群众分辨垃圾类型。针对难清理的大件垃圾,协会联合县人大环资委、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专项清除,还形成15份垃圾清理记录、4份流域垃圾分析报告,推动建成1条示范幸福河流。

科技与制度让保护更长效。志愿者用巡河宝APP完成1114场次巡护记录,每月用简易设备检测水质并形成报告,通过政协云微建议等渠道移交解决2起环境问题。

为巩固成果,协会举办锦江河生态保护成果展,表彰10名“绿色卫士之星”、10组“最美护河家庭”,更编制《美丽河湖志愿服务操作指南》,推动建立“河小青”“绿色卫士”两支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让锦江保护后继有人。

从湘潭的数字闭环到资兴的亲子实践再到麻阳的文化赋能,湖南的绿色卫士们用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共同使命。他们推动专业力量与公众参与深度结合、环保行动与地域特色有机融合、短期整治与长效机制协同促进,不仅让湘江、东江湖、锦江的水质更清、岸线更美,更让生态保护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江河奔腾,初心不变。这些扎根河湖的绿色卫士,正用每一次巡查、每一场宣讲、每一次清理,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鲜活的志愿力量,让三湘大地的碧水清流永远滋养民心。

责编:肖静

一审:肖静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