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莎 湖南工人报 2025-11-18 11:19:27
半年、13天、2天,半天、1小时、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岳阳市岳阳楼区总工会以最高效率为职工群众维权的生动写照。服务职工群众、赋能基层治理,岳阳楼区总工会不断以精准服务刷新“加速度”。
680个网格工会小组 维权的“前哨站”
在岳阳楼区,680个网格工会小组如同维权的“前哨站”,遍布各个社区。52家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中,152名劳动监督员成为职工的“守护者”。他们通过维权网格前置,主动出击,调处降薪欠薪、合同纠纷等突出问题,筑起企业与职工沟通的桥梁。
“对这份工作我付出了很多心血,没想到最后是这样。”东茅岭社区居民孙某在社区工会的帮助下,成功调解了她与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劳动争议。从2024年3月3日起,她担任行政经理,却因公司经营变化被迫转岗。她坚决不同意,选择离职。
面对这一困境,孙某选择向工会求助。收到求助后,区人社局调解员黄鑫、区总工会兼职调解员任瀚燊以及东茅岭社区工会联合会调解员瞿群薇以专业、耐心的服务,通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促使公司支付了孙某一次性经济补偿金2000元。
一张群英谱 行业纠纷的“解铃人”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特点,需要行业内的专家来解决问题。”在基层工会工作中,岳阳楼区总工会积极推行“群英断是非”工作法,通过组织律师、退休劳模等成立行业性“群英谱”,引导企业和职工交流,群策群力,开出方子,对症下药,实现“行业纠纷行业解”。
“双方都受伤了,这赔偿怎么算?”金鹗山街道夏万路社区的一起意外伤害事件,让两家人陷入了困境。2024年8月23日,金鹗山街道夏万路社区某小区相邻的两家人合计对其房屋公共楼顶进行维修改造。当天下午,赵某受余某雇用,两人在公共楼顶进行作业过程中受到高压电电弧击伤,均伤势严重,高额的手术费用让两个家庭犯了难。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夏万路社区工会联合会迅速启动“群英断是非”工作机制,2024年8月25日至28日,邀请区信访局、街道司法所、综治办、国家电网等多家单位负责人及两家房东、伤者家属共同参与调解。
“我们要讲法理、讲道理、讲情理,确保每一方的利益都能得到照顾。”来自各单位的专业人员耐心地疏导着各方的情绪,听取伤者家属的诉求,从不同角度进行调解。经过几天多轮的沟通协调,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国家电网出资6万元、两家房主各付1.5万元、伤者家属各自承担2万元作为手术费用。这一次暖心的协商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也为伤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群英荟萃当好“减压阀”,助力构建和谐社区,这一创新机制不仅提高了矛盾调解的效率和质量,更在无形中将问题化解在基层一线。
12351接诉即办 维权的“加速器”
“工资拖欠半年了,没想到在工会帮助下,不到半个月就追回了!”岳阳职工吴某在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后激动地说。这背后是岳阳楼区总工会依托12351平台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从接到吴某的求助电话到成功追回工资,整个过程仅用了13天时间。拨通12351热线求助,市、区两级工会接力介入,成功办结,整个过程高效、迅速,是岳阳楼区总工会维权服务“加速度”的生动写照。
2023年12月13日,吴某拨通了12351湖南省总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在热线工作人员的耐心倾听和迅速响应下,她的诉求很快就被录入系统并派发给了岳阳市总工会和岳阳楼区总工会。岳阳楼区总工会接到工单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吴某和她的公司,通过多次面对面、背对背沟通协调,最终促使公司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
岳阳楼区总工会高度重视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平台,通过“联络员接单—调解员问诊—律师把关—专员办理—联络员回复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提升了工单处置速度,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
“我们深知每一位职工的诉求都至关重要,维权需要‘加速度’,要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维权的坚强后盾,工会干部成为职工心中的温暖守护者。”岳阳楼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2024年6月13日,岳阳楼区总工会联合区人社局成立了东茅岭商圈劳动争议调解室和岳阳楼区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联合调解中心。通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案件关口前移,工会、人社、法律等相关专业人士提前介入,为职工群众及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同时,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事后回访跟进机制,避免履约反悔和强制执行情况的出现。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工人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