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鑫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8 10:21:29
一生酿一味:谢金凤与她的“天门山酒”梦
——记张家界天门山酒业掌门人的创业之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潘鑫
在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张家界,天门山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是一座矗立在天地之间的精神地标。它见证着云卷云舒,也凝视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梦想与执着。张家界天门山酒业掌门人谢金凤的故事,便如同这天门山间的云雾,看似柔韧,却蕴藏着穿石的力量。从一名异乡过客,到立志为这片山水打造一瓶“有灵魂”的本土佳酿,她用了十余年时间结缘、深耕、破局。其间,有初心的萌动,有商标争夺的三年鏖战,更有对品牌与品质近乎偏执的坚守。她说:人这一生,能干好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够了。如今,她正用时间与匠心,以酒为媒,讲述一个关于扎根、韧性与长期主义的故事,只为酿出那瓶能让张家界人自豪捧出的“天门山酒”。
结缘张家界:从导游到“造酒人”的初心
2003年,年轻的谢金凤以实习导游的身份第一次踏上张家界的土地。巍峨的石峰、缭绕的云雾、淳朴的民风,让她对这片土地“一见钟情”。她说:“这里的风景是世界一流的,但更打动我的,是这座小城给人的那种莫名的安全感。”
然而,命运并未让她立刻扎根于此。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直到家庭变故,她毅然选择离婚,自考成人大专,远赴长沙求学创业。异乡十年,她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2013年,她重返张家界,本想投身旅游开发,却屡屡碰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朋友提起湖北恩施有一款酒品质极佳,便只身前往考察。这一去,不仅让她把恩施的酒带到了张家界,更点燃了她心中那颗“造酒”的火种。
“ 每次和朋友品酒,总有人感慨:张家界这么美,却没有一款属于自己的酒。”谢金凤说:“我卖了十年别人的酒,为什么不能做自己的品牌?”
这个念头,像一粒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她开始思考:恩施与张家界同属武陵山脉,共享土苗文化,何不打造一款“中国土苗民族文化酒”?用酒的载体,传承一方风土,讲述一方故事。
拿下“天门山”:一场商标争夺的三年拉锯战
品牌之路,从命名开始。谢金凤和团队最初想打“红色文化”牌,注册“贺龙故里”等商标,却屡屡受挫。直到有人提出“天门山”——这座张家界的标志性山峰,既是地理符号,更是文化象征。
惊喜的是,“天门山”商标在33类(酒类)中因未续费刚刚失效。团队迅速行动,提交注册申请。然而,他们很快发现,早已有一家“张家界天门山酒业有限公司”存在。公司注册地在偏远山区,资金规模小,经营几乎停滞。谢金凤判断:“这家企业有资质,但缺乏实力和投入。”
她主动联系对方,希望收购公司。电话那头,老板对她的理念十分认同,坦言自己无力继续经营,愿意成全她的梦想。然而,在收购价格上,双方僵持了近三个月。最终,谢金凤咬牙拿下公司,以为从此可以轻装上阵。
谁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原商标持有人突然提出异议,称自己“只是忘记续费”。商标局驳回了谢金凤的申请,她和团队一度陷入绝望。但她没有放弃,买了机票直奔对方所在城市,希望谈判合作。对方见她势在必得,开口索要数百万元转让费。
谈判从500万谈到300万,从合作谈到现金,从希望谈到僵局。对方甚至一纸诉状将她告上法庭。官司打了十个月,谢金凤赢了,但对方仍不松口。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近三年。直到2025年10月,她再次联系对方,坦诚自己的初心与难处。这一次,对方被她的诚意打动,以合理价格达成转让。
“这三年,我学会了什么是‘顺势而为’,也懂得了什么是‘不放弃’。”谢金凤说。
定位与经营:做一瓶张家界人认可的酒
商标之争落幕,谢金凤终于可以全心投入产品打造。她坚定地说:“我们不做贴牌酒,要做有灵魂的张家界酒。”
她的定位清晰而坚定:中国土苗民族文化酒。
在香型上,她创新提出“清酱香型”——将荞麦、高粱、玉米酿造的陈年清香酒与茅台镇酱酒勾调,既保留酱酒的厚重回甘,又兼具清香酒的入口绵柔。这款酒,成为天门山酒的标志性产品。
在品类上,她结合恩施“华中药库”的资源,开发玛卡养生酒、鹿鞭养生酒,并计划推出莓茶酒、杜仲酒、葛根酒等系列,将武陵山脉的药材与酒文化深度融合。
尽管前期投入巨大,谢金凤却坚决反对将天门山酒定位为“旅游商品”。她说:“我的初心是做一瓶本地人喝的酒,朋友来了,愿意拿出来招待客人的酒。”
她坚持“长期主义”,不急功近利,前三年只做“种草”、品鉴、调整,稳扎稳打。她计划建设文旅酒厂,让游客亲眼见证酿酒工艺,体验酒文化,但她强调:“旅游市场不是用来‘宰客’的,而是让酒走出去、文化走进来的窗口。”
为了坚持理念,她甚至与原有合伙人分道扬镳,独自扛起所有压力。“我不想他们陪我承受这些,也不想因为理念不合内耗。”她说:“创业是一条不归路,但只要你信,就能走下去。”
采访尾声,谢金凤泡了一壶茶,语气平静而坚定:“有人说我傻,投入这么多,风险这么大。但我觉得,人这一生,能干好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够了。”
她曾在情绪低谷时独自打扫房间,用整洁的环境和轻音乐疗愈自己;她曾在官司缠身时默默承受质疑,用行动代替辩解;她不断学习演讲、互联网、财经知识,逼自己跟上时代。
“如果连情绪都管理不好,就不要创业。”她说:“创业不是投机,是深耕。”
如今,天门山酒已推出三大系列11款产品,她一步步布局生产车间、文旅酒厂、细分市场。她说:“我不求一夜成名,只希望10年、20年后,天门山酒还在,还有人记得它,那我就成功了。”
窗外,天门山云雾缭绕,仿佛在静静注视着这位女子与她的酒梦。而她,正用时间与匠心,酿一味属于张家界的酒,写一段属于奋斗者的传奇。
责编:上官智慧
一审:上官智慧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