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11-17 09:16:48
【开栏的话】
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汉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故事的载体。然而在键盘时代,我们常常“提笔忘字”,更遑论知晓那些藏在横竖撇捺间的文化掌故。
《科教新报》《放学后》与新湖南·湘学频道继共同打造原创型文化系列视频产品《文化闲谈》后,再次联袂推出文字探源栏目——《字有道理》。让我们循着文字的刻痕穿越时空,在笔墨方寸间,读懂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有些体育解说员或体育记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以为在某俱乐部效力过就可称“名宿”。所以经常出现现役运动员被称“名宿”的场景。这种误用的原因在于不懂得“宿”字的本义。
“宿”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睡在室内的席子上。《说文解字》云:“宿,止也。”意思是夜晚在家里休息卧止。因此“宿”的本义就是住宿、过夜。
《诗经·周颂·有客》是周天子宴客之歌,其中有“有客宿宿,有客信信”的诗句,住一夜称“宿”,住两夜称“信”,那么“有客宿宿”则是住两夜,“有客信信”则是住四夜。
由此可知,必须隔夜才能称“宿”,比如“宿醉”指昨夜喝醉,隔了一夜,到今天酒还未醒,又比如“宿雨”指从昨夜一直下到今天的雨。“宿”从而引申为隔年的、前一年的,又引申为积久的、前世的,等等。
就体育界而言,“名宿”一定是指退役的著名运动员,犹如说从前是现役、如今已经过了现役的运动员。
策划:黄维
监制:龙力
编导:胡荧
主持:李欣鸽(实习)
撰稿:许晖
相关阅读:
《字有道理》①|“加油”一词的来源
《字有道理》②|“感冒”原是官场用语
《字有道理》③|“拿手菜”本是贬义词
《字有道理》④|烂醉如泥的“泥”居然是虫子
《字有道理》⑤|“冠军”原是军事用语
《字有道理》⑥|璧、瑗、环、玦有何不同
《字有道理》⑦|“斤”原本是一种兵器
《字有道理》⑧|“弄璋”“弄瓦”莫混淆
《字有道理》⑨|“囍” 字的由来
《字有道理》⑩| 腊月的“腊”有何含义
《字有道理》⑪| 魏晋以前没有“脸”字
《字有道理》⑫| “汗青”为何指代史册
《字有道理》⑬| “牛人”是什么人
《字有道理》⑭| 说“座”道“席”
《字有道理》⑮| “老子”因何成了第一人称
《字有道理》⑯| “劳燕”意思是“辛劳”的燕子吗
《字有道理》⑰|“委蛇”是条什么蛇
《字有道理》⑱| “模范”的来历
《字有道理》⑲| “淑女”并非形容文静的女子
《字有道理》⑳| “楷模”原是两棵树
《字有道理》㉑| 投票为何用“正”字计数
《字有道理》㉒| “犬子”与“千金”的来历
《字有道理》㉓| “池鱼”是人不是鱼
《字有道理》㉔|“走后门”是怎么来的
《字有道理》㉕|“贤内助”的由来
《字有道理》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初比什么
《字有道理》㉗|“走狗”曾经是好词
《字有道理》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由来
《字有道理》㉙|“青春”一词的起源
《字有道理》㉚|春游的由来
《字有道理》㉛|“我”可不好惹
《字有道理》㉜|“散步”竟是为了解毒
《字有道理》㉝|“得饶人处且饶人”原是指下棋让先
《字有道理》㉞|“沆瀣”是怎么变臭的
《字有道理》㉟|“飞扬跋扈”的“跋扈”指什么
《字有道理》㊱|“菜包子”原来是骂奸臣的
《字有道理》㊲|办事不顺为什么说“碰钉子”了
《字有道理》㊳|“秋毫”到底是什么东西
责编:胡荧
一审:胡荧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