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11:00:54
周石星
11月15日晚,宋佳梅开二度,凭借《好东西》中“王铁梅”一角,在厦门海峡大剧院再次捧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杯。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她没有重复那些千篇一律、面面俱到的致谢名单,而是平静而坚定地说:“我是代表全剧组演员领奖,我们永远是一台戏,不是一人戏。谢谢你们的托举和成全。”这番与众不同的发言,与她身上那种贵气与地气、知性与感性、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奇妙混合如出一辙,让她成为中国影视界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美学现象。

灵韵与地气:矜贵与质朴的辩证
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提出“灵韵”(Aura)概念,用以描述传统艺术品那种独一无二的在场感、本真性与距离感。宋佳身上正散发着这种难以复制的“灵韵”——她眉目如工笔勾勒,眼角却藏着三分英气;身姿挺拔如松,通身散发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矜贵之气。然而这般矜贵的外表下,却藏着接地气的随性——据媒体报道,她能在片场毫不在意地啃着烧饼候戏,蹲在胡同口听老人说古。
这种双重气质在她的艺术实践中达成辩证统一。为饰演《山花烂漫时》中的张桂梅,她在华坪女高体验生活,捕捉其捂嘴笑的细节与操场上强忍疼痛的停顿;在《好东西》中,她深入市井体验单亲妈妈的生活。矜贵源于专业自律,质朴来自生命体验——这种“戏要演给百姓看,自己先得活成百姓”的信念,让她的表演既有艺术的高度,又有生活的温度。
知性与感性:理性与直觉的共舞
在《悬崖》的顾秋妍与《萧红》的作家形象中,宋佳以书卷气塑造出知识女性的冷静与智慧;而在《好东西》的王铁梅身上,她又以举重若轻的表演将单亲妈妈的坚韧化为极具感染力的演绎。这种双重特质印证了她的表演风格:知性的质地,感性的表里。
她曾在采访中表示:“保持最原本的状态,将每个环节做到极致”,这种对本源的追求赋予其知性美以根基;而从《萧红》的沉重到《好东西》的轻盈,宋佳完成了从戏剧化表达到内敛表达的蜕变——当王铁梅通过文物修复隐喻创伤治愈时,宋佳用微表情替代嚎啕大哭,在理性设计与感性迸发之间找到精妙的平衡点。
跨界与融界:媒介驾驭的收放自如
宋佳是中国少数在影视双媒介中均能驾轻就熟的演员。2012年凭《悬崖》获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2013年以《萧红》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2024年更以《山花烂漫时》与《好东西》实现影视双响。
她的跨界能力源于对表演本质的深刻洞察。在《人世间》中跨越数十年年龄跨度,她精准捕捉周蓉“爱情至上”的悲剧色彩;在《盛装》中为主编陈开怡设计“不怒自威”的讲话方式,展现现代职场女性的智慧与脆弱。电视剧需要的情感延续力与电影要求的瞬间爆发力,在她身上融合为“人性的真实”。这种能力让她在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表达之间游刃有余。
角色与真我:从形似到神似的升华
宋佳的表演已进入从外在模仿到精神融合的境界。饰演张桂梅时,她不是简单复制其外在举止,而是捕捉其精神内核——当与张桂梅本人交流时,她的感悟已超越表演,成为艺术与生命的交汇。
这种“自我消弭”的表演理念,恰如艺术创作中的自我超越——在角色创造中重塑自我。她的蜕变源自对演员职业的深刻理解:“演员必须真诚、情绪、敏感”。在《好东西》中,她将自身对坚韧的理解凝于修复文物的指尖;在《山花烂漫时》中,她将对生命的敬畏化作校长眼底不灭的火光。真正的表演,从来不是自我的湮灭,而是生命的张扬。
时间与存在:在流动中卓然独立
面对行业的年龄话题,宋佳展现了难得的从容。2025年,44岁的她凭《山花烂漫时》斩获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其主演的电影《好东西》也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认可。
她的存在方式体现了艺术的不懈追求:理解不是超越时代,而是将自己置入历史性存在。从早期作品到如今的成熟演绎,她将每个阶段转化为表演的馈赠。正如她所说:“人要先把自己捋顺,好事自然会来”——这种对时间的从容,让她的表演在流动中“成性存存,如如不动”。她的存在方式暗合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解不是超越时代,而是将自己置入历史性存在。当她身着华服立于领奖台时,那份与生俱来的贵气与岁月沉淀的从容相得益彰。
在一次访谈中,宋佳说:“戏要演给百姓看,自己先得活成百姓”。然而当她身披华服接受喝彩时,无人能否认那份独特的矜贵。这种矛盾统一正是她表演美学的核心:贵气与地气互文,知性与感性交融,大众化与个性化并存。
在影视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宋佳以辩证法的智慧,在艺术与生活、角色与自我、时间与存在之间找到平衡。她的表演生涯如同一首未完成的诗篇——永远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在流动中确立真实。
正如影视是遗憾的艺术一样,表演注定是矛盾的艺术——一个活生生的人必须抽离自我,以自身为材料,去塑造另一个活生生的人,去表现另一个人的思想、情感、阅历、个性……但若表演者彻底抽离自我,在表演完全失去自己的思想、情感、阅历、个性……表演作为艺术,则不复存在。因此表演是以自我为祭坛亦为祭品的矛盾艺术。演员必须裂解自身,将血肉之躯锻造成他者灵魂的容器,却又要在每一个眼神、每一声叹息中埋入独属于自己的生命密码。
当宋佳成为张桂梅,她消弭了明星光环,却将自身对生命的敬畏化作校长眼底不灭的火光;当她化身王铁梅,她藏起优雅仪态,却将对坚韧的理解凝于修复文物的指尖。在“成为他人”的旅途上,完成对“我”最深刻的确认。这便是表演最极致的矛盾:唯有通过彻底地交出自己,才能最终完整地找回自己。
正如她常说的:“没问题,都会好的”,这句话不仅是人生哲学,更是对表演艺术的独到信念:当真诚成为唯一的技巧,矛盾便是最美的和谐。在宋佳这里,表演不再是简单的角色扮演,而是一场通过彻底地交出自己,最终完整地找回自己的生命修行。
(作者系海口经济学院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名誉院长)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齐果
三审:戴志杰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