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5 10:54: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子欣 通讯员 龙青 谢睿
暴雨曾是衡阳杨柳汽车城最怕的“不速之客”。2024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内涝让11家汽车展厅进水,132台新车受损,直接损失超过3300万元。
杨柳汽车城是省内仅次于长沙的湘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牌最全、配套最完善的汽车销售4S街区,而这个年销量占全市七成的汽车产业高地,竟被排水问题困扰多年。转机,始于去年夏天那场内涝后的综合治理。
内涝过后,一场彻底的改造工程在杨柳街区启动。2024年8月,省人大代表、蒸湘区委书记曾梦龙就杨柳汽车城内涝问题召开座谈会,衡阳市住建局共同参与,与区人大代表们一起调研现场。调研发现,这个建成近二十年的街区,排水系统仍停留在最初的设计标准,早已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改造工程从今年端午前后开始,在蔡伦大道2公里内进行排水防涝工程的管网铺设、泵站改造等建设,彻底根除内涝“顽疾”。“8月有几天连着下暴雨,街区居然没有积水,改造真的起了作用!”街区负责人感慨道。
杨柳汽车城
硬件改造清除了发展的“拦路虎”,一场从产业格局到服务体系的深度升级在街区全面展开。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浪潮,街区积极推动品牌结构优化。目前入驻的65个汽车品牌中,新能源品牌已达30个,与燃油车品牌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发展格局。2024年,街区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攀升至43%,位居全省第二。
目前,杨柳汽车城与江苏森联公司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综合体项目稳步推进,对特斯拉、小米等头部品牌的引入计划正在有序开展。与此同时,街区积极布局汽车后市场,二手车交易、房车销售、汽车文化体验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构建起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
产业的升级呼唤服务的同步革新。随着《衡阳杨柳汽车城提质发展行动方案》的实施,街区推动设立综合服务平台,消费者可以实现信贷、上牌、纳税“一门式”办理,真正实现打通汽车销售服务“最后一公里”。
街区的视野,也不再局限于汽车产业,而是迈向更广阔的“汽车+”蓝海。杨柳汽车城与雨母山旅游资源联动规划房车营地,正是“汽车+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步。这标志着杨柳街区正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成为一个连接生活、旅游与文化的多元化平台。
从补齐设施短板到构建产业生态,从优化政务服务到探索跨界融合,杨柳街区的转型升级之路,折射出蒸湘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与实践智慧。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政府的角色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企业的发展诉求从生存迈向生态,整个街区正以崭新的姿态,驶入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的新赛道。
责编:张子欣
一审:张子欣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