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丁慧 李亚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4 11:13:04

编者按:今年4月,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探索实施“支部建在产业上”,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党组织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今年10月至11月,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将围绕西洞庭管理区“支部建在产业上”这一主题,聚焦该区新材料、食品加工、生态农业,推出一系列重点企业、乡村产业报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杰 通讯员 丁慧 李亚明
“立冬前后,我们种植的柑橘进入成熟期,果肉细腻、糖度高。”11月13日,在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彭家洲村千亩柑橘种植基地,家家红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家家红)负责人唐帅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种植4600亩柑橘,3000亩橘树开始挂果,今年采收柑橘超2500吨。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彭家洲村千亩柑橘种植基地
记者走进橘林看到,红彤彤的柑橘挂满枝头,近200名果农正在采摘柑橘。
“我们的柑橘采摘后,直接运到加工基地,制造成橘子罐头、果汁。”唐帅介绍,家家红成立于2019年3月,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柑橘种植、精深加工及销售,配套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鲜果采摘体验等综合服务,同时开展农资购销、物流配送等多元化经营。
家家红柑橘基地
近年来,家家红采取“公司+基地”模式分阶段流转土地,完成4600亩优质种苗和钵苗繁育。基地应用宽行密株栽培模式,配套机耕道生草、起垄栽培技术,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通过承接“圳品”认证项目,产品成功进入深圳及粤港澳市场。
今年4月,西洞庭管理区开展“支部建在产业上”活动,农业、科工部门相关负责人积极服务家家红,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家家红柑橘基地“柑橘+油菜”模式
在今年5月政企座谈会上,家家红反映,每逢雨季,橘林内涝。一个月后,柑橘基地建成2座机埠,橘林再没发生内涝。为提升亩产效益,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家家红探索“柑橘+南瓜”“柑橘+大豆”“柑橘+油菜”模式,亩产效益提升100元至300元。
在当地职能部门帮助下,家家红建成柑橘智慧管理中心。柑橘基地应用信息化的种植后,提高了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使用水肥一体化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至70%,节水率达30%至70%;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少了劳力投入,降低了50%的人力成本。
家家红联合彭家洲村、果园社区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土鸡
目前,家家红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标杆为目标,探索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现代化防虫除草装置,实现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全自动化管理,形成“柑橘种植-柑橘产品精深加工-柑橘副产品加工-柑橘产品和副产品销售”的集柑橘培育、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4年之后,4600亩橘树全部进入丰产期,年产柑橘1.2万吨。”憧憬未来,唐帅信心十足。
为回馈社会,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家家红带动当地及周边7个村(社区)、240余户群众,种植柑橘1200余亩。家家红农技工人张文彩是一名老党员,今年先后4次举办培训班,指导群众做好病虫害防治、日常培管。他告诉记者,帮扶群众今年可采摘柑橘600吨以上,群众实实在在受益。
家家红柑橘基地的机械化采收现场
此外,家家红常年聘请工人20人,短期聘请工人1.3万人次,全年发放务工费150多万元。联合彭家洲村、果园社区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土鸡,帮助两个社区各增加社区集体收入7万元以上。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