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 郑思雨 范延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3 12:11:31
津市白衣镇田间秸秆回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3日讯(记者 黄琼 通讯员 郑思雨 范延锋)连日来,津市白衣镇田野一派繁忙,打捆机、粉碎机轰鸣穿梭。经机械加工后,秸秆摇身变成整齐方墩、细碎草屑,成了“香饽饽”。
“以前总觉得秸秆焚烧最省事,听了宣传后,才明白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易引发火灾,还浪费资源。”白衣镇金坪村村民刘海兵说,如今大伙主动把秸秆拉去加工点,既环保又增收。
津市白衣镇秸秆综合利用
津市采取全面防控、重点督查、政策扶持与产业推动相结合等方式,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今年,白衣镇秸秆综合利用处置面积达2.5万余亩,综合处置率94.8%。
在津市高新区,湖南省万木汇生物质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特种车辆将油菜秸秆、废弃木料转运至喂料口,经破碎、粉碎等工序后,热能高、环保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便可装袋发往市场。
“每年可处理2万多吨秸秆,年产值约2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洪家兵介绍,除农户主动运送秸秆上门,还安排专人到乡镇合作社收购。
如今,津市建成1个秸秆收储运中心、7处镇级秸秆收储运网点,年收储量超1.5万吨,负责收集、贮藏、转运农作物秸秆;建成秸秆综合利用企业8家,其中肥料化利用主体2个、燃料化利用主体1个、饲料化利用主体3个、基料化利用主体2个。
责编:黄琼
一审:黄琼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