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末考试民生答卷来了⑪|6年前“没人愿来”,现如今“家门口上好学”,张家界澧兰中学——曾经坐不满的教室热闹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2 06:36:35

10月15日,张家界澧兰中学,学生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向韬 摄(湖南图片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奎 上官智慧

每天早上7时不到,张家界澧兰中学的教室内满是读书的身影。很难想象,6年前这里还是“一栋楼撑全场”和“没人愿来”的校园。

澧兰中学的蜕变,是张家界市永定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缩影。目前,该区义务教育优质校覆盖率显著提升,“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阳光照进千家万户。

【时代命题】

义务教育光解决“有学上”还不够

前些年,永定区城西的家长们说起上初中,大家心里都有本“难念的经”。

“每天6时不到就得送娃去城东的国光中学,电动车后座的孩子冷得发抖。”永定区教育局的档案里,城西进城务工家长王芳的这段话道出当时永定区的教育困境——

城东国光中学大班额严重,座位挤到墙根。而城西的中学,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师资水平,都处在城东下风,成了家长“实在没辙才选”的地方。农村学校空置率高,部分校舍杂草丛生。

“一边是家长排队找关系求学位,一边是招生‘冷场’,太揪心了。”永定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代艳翻着当年的家长座谈会记录感慨,“‘娃娃能够上学了,但上好学校难’,成为众多家长的高频话题。”

多次调研后,政府决定2019年恢复澧兰中学(原官黎坪中学)办学。然而,恢复办学的澧兰中学,教学条件差,老师不够,25名老师挤在楼梯间办公,连实验课都开不起来。困境重重的办学条件令人揪心,计划招324人,最终只留下218个孩子,90%来自务工家庭。

“义务教育光解决‘有学上’不够,得让家长‘放心选’。”李代艳说,区里经过调研,决定把澧兰打造成城西优质初中,补上优质学位缺口。

【政府作答】

破局行动:真金白银投、真心实意干

“一定要把澧兰中学打造成为群众解忧的优质学校。”在澧兰中学新建的综合楼施工现场,永定区副区长周琴指着综合楼对记者说,这也是政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记者在校园里看到,新建的综合楼已投用,实验室、电脑室、音乐室等一应俱全。食堂已开工建设,师生即将告别“在教室吃饭”的历史。99.18亩规划用地里,标准操场即将开建。

这些变化,正是永定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

从2021年起,天门山镇和沙堤的两所芙蓉学校拔地而起,洁白的教学楼衬着塑胶跑道,家长直呼“不敢相信这是农村学校”。5所乡镇学校投入1607万元,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区里更以“硬核”之举提升学校师资力量。

澧兰中学党总支书记刘纪升介绍,在区教育局协调下,学校推出“拜师学艺”机制:让年轻教师拜名师为师,从育人、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学生引导逐项学习。推行“智慧云盘”传教法,同科教师每周研讨课件与趣味教法,结合各班情况优化后存入云盘,优质课件不断迭代升级。

如今,全校128名教师平均年龄仅31岁,曾经的师资荒已成历史。2024年中考,澧兰中学上线率超80%,3名学生考上免费师范生,占永定区名额的一半。

放眼全区,近四年内,补充教师约300人,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创新培养模式,通过“青蓝工程”为每位新教师配备“学科+德育”双导师,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这一目标。

为让优质资源更公平,永定区推行“阳光分班”,家长教师现场监督电脑随机分班。组建校际联盟,崇实北校与崇文小学已结对,正推进澧兰中学与天门中学等校结对。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农村教师可到城区优质校跟岗学习。

目前,永定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9.85%,71名残疾儿童有专人送教上门。

【百姓评卷】

市民点赞:不再为“上好学校”奔波

刚考上吉首大学的楚明睿,曾因压力近乎抑郁。楚明睿说,当年转入澧兰后,感冒时有老师递药,每天有谈心,还无偿给他补数学,“老师说‘你数学思路灵,别浪费天赋’,后来,我就敢抬头、敢举手了。”

家长葛燕对孩子的变化深有感受。2020年,儿子入学时自卑厌学,一次住院错过研学,班主任带着30余名同学拎水果、捧签名贺卡来到医院探望,孩子哭着说“今后要好好读书”。现在,站在高中艺术节舞台上的他,成了开朗少年。

如今的澧兰,课间操整齐有序,学生见老师会主动道“辛苦”,校园纠纷没有了,曾经坐不满的教室热闹起来了。在今年的摇号招生中,家长张丽说:“能摇上澧兰,比中了奖还开心。”

这样的点赞,在永定区各所学校蔓延。越来越多家庭不用再为“上好学校”奔波,“在家门口上好学”成为现实。

老木峪学校曾濒临撤并,自区里实施“联点支教”工程覆盖后,结对单位送来新电脑、图书,还派城区名师定期支教,现在学生能跟着城里老师上英语直播课。“以前想送娃去城里挤,现在家门口就能上好课。”家长张建军说。

湖田垭学校的孩子们通过多媒体设备,第一次看到了生动逼真的科学实验。学生李雨欣说,上科学课能看实验视频,比光听老师讲更有意思。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11月12日5版


责编:周秋红

一审:张笑

二审:彭彭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