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民政:以“慈善+社工”聚合力 绘就民生保障新图景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1 14:00:48

从家里电线老化没人修,到现在亮堂又安全;从孩子上学愁学费,到助学金及时送到手,民政和慈善组织真是把温暖送到了我们心坎上!耒阳市大义镇特困户谷群成看着家里接通的自来水,难掩感激之情。这温暖的变迁,正是耒阳市民政局以慈善为纽带、以社工为触角,凝聚社会力量深化民生服务的生动写照。

年以来,耒阳市民政局锚定多元协同、精准赋能目标,构建民政局统筹+慈善组织搭台+社工落地的联动体系,将慈善资源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让社会力量成为民政服务的生力军,推动民生保障从兜底输血多元造血升级。

慈善组织搭台:让爱心资源精准滴灌

“‘爱心善居不仅改好了房子,更暖了人心。耒阳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股负责人介绍,针对特困群众住房安全隐患问题,局里联合市慈善总会启动爱心善居项目,今年通过慈善一日捐、企业定向捐赠等渠道筹集善款189.76万元,发动施工单位、志愿者组建服务团队,为困难家庭提供一户一策的居家改造服务。

60岁的欧友生与患病母亲同住,老旧房屋电线老化、照明失灵,社工入户排查后将其纳入改造名单,施工队不仅更换了全套水电线路,还加装了消防设备,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截至202410月底,该项目已为140余户特困对象完成水电改造、设施修缮,让困难家庭实现从有居优居的转变。

在助医、助学领域,慈善组织的桥梁作用同样凸显。8月,民政局联合慈善总会启动慈善民生保险项目,由慈善一日捐专项资金全额买单,为全市脱贫户、监测对象及困境儿童送上医疗、意外等全方位保障,筑牢防返贫防护墙。同月举行的第十届关爱未来、放飞梦想助学活动中,通过多层审核机制确定94名受助学子,按困难类型发放4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十年来累计帮助895名学子圆大学梦,发放助学金超307万元。

2024年初开业的耒阳首家省级示范性慈善超市,更成为爱心汇聚的枢纽。这里既募集发放米、油等生活物资,又为困难群众提供手工制品寄卖渠道,义卖所得全额返还寄卖人,实现物质帮扶+能力提升双重赋能,累计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

专业社工发力:让民生服务直达末梢

多亏彭社工上门讲解,我才知道能申请低保和临时救助。水东江街道独居老人王大爷的经历,印证了社工在民政服务中的探头作用。20249月,水东江社工站社工彭李婷在入户走访中发现,王大爷因行动不便且不熟悉政策,迟迟未办理救助申请,当即协助整理材料、在线提交,3个工作日便帮其办好低保手续。

耒阳市民政局依托30个乡镇(街道)社工站,组建由50名专业社工、35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聚焦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群体开展精准服务。在养老服务领域,社工站开展湘当有爱·四季同行活动,为独居老人上门送物资、测血压、搞卫生,讲解健康知识,2024年国庆节期间仅水东江街道就服务老人80余人次;在儿童关爱方面,社工联动学校、社区建立困境儿童信息档案,提供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服务,配合助学项目实现资助+关怀全覆盖。

春节等关键节点,社工更成为慰问服务的主力军1月,民政局联合慈善总会、社工站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活动,社工逐户走访160户困难家庭,不仅送去米、油、棉被等物资,更详细记录群众就医、就业等需求,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民政统筹联动:让协同体系高效运转

慈善组织的资源优势与社工的专业优势,在民政统筹下形成了‘1+1>2’的效应。耒阳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为破解资源分散、服务断层问题,局里建立三项机制激活协同效能:一是需求摸排机制,由社工站每月开展入户排查,形成困难群众需求清单;二是资源对接机制,通过慈善总会整合企业、社会组织资源,与需求清单精准匹配;三是成效评估机制,由民政部门联合第三方对服务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善款用在刀刃上。

迎新春送温暖活动中,这一机制高效运转:社工摸排确定慰问对象,慈善总会筹集物资,民政干部与社工共同上门走访,实现需求发现资源调配服务落地全闭环,让56万元物资精准送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手中。而爱心善居项目中,社工负责前期摸排、方案对接,慈善组织保障资金物资,民政部门全程监管施工质量,多方联动让每一分善款都发挥最大效用。

如今,在耒阳的城乡大地,慈善超市的爱心货架持续充盈,社工的走访脚步遍布街巷,爱心善居的灯光点亮万家。耒阳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慈善+社工+民政联动模式,扩大慈善项目覆盖面,培育更多专业社工力量,让社会暖流持续浸润民生一线,为城乡振兴注入温暖力量。李小兵 刘开胜

责编:杨鸿雁

一审:杨鸿雁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