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1 19:57: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0日讯(通讯员 曾麟茹)11月8日,跨文化艺术史家、澳门大学艺术与设计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军教授,应邀做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麓名师讲堂”,以达・芬奇与“东方”问题为核心作专题讲座。
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少波教授主持,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黄啸等嘉宾和学生出席活动。
讲座一开场,李军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学术观察。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曾发现,达・芬奇绘画中的某些线性表达,与欧洲古典传统存在“巨大差别”,反倒与南宋画家陈容《九龙图卷》的绘画思路相近。这一细节,瞬间拉近了文艺复兴巨匠与东方艺术的距离。
随后,李军从具体艺术意象切入,提出多个核心观点。比如达・芬奇笔下的“龙”,在形态特征和文化寓意上,都与中国传统的龙纹、麒麟乃至祥瑞神兽“白泽”有呼应;达・芬奇在笔记中提出的“借物组合”创作方法,与中国画论里“拼合成形”的思路几乎不谋而合。
此外,李军还将达・芬奇从墙渍中寻找创作灵感的“败墙构图法”,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的画家陈用之“凝视破布悟‘活笔’”的故事并置解读。李军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的核心逻辑高度一致,都主张顺着事物本身的自然特质提炼灵感,而非主观臆造,以此突破创作定式,让作品更贴近自然。
李少波在总结中表示,这场讲座为大家理解文艺复兴艺术打开了跨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对推动艺术史学科发展、促进东西方文化互鉴具有重要启示。
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围绕跨文化艺术史的研究方法、达・芬奇研究的前沿议题,与李军教授展开热烈探讨,氛围活跃。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