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产业上⑬丨民安村:养虾有“稻” 致富有方

李杰 艾磊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0 17:14:53

编者按:今年4月,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探索实施“支部建在产业上”,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党组织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今年10月至11月,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将围绕西洞庭管理区“支部建在产业上”这一主题,聚焦该区新材料、食品加工、生态农业,推出一系列重点企业、乡村产业报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杰 通讯员 艾磊

11月10日,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民安村的一处机埠正全力提水。民安村党总支书记叶真告诉记者:“赶在降温前,给稻田里补一次水,给小龙虾上一次饲料。”

民安村6000亩稻虾示范片

民安村有耕地9354亩,其中稻虾共作6000亩,全村种养大户近100户。

在叶真的带领下,记者在民安村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收割后,仍蓄水20厘米以上。在养殖大户吴健仁的种养基地,水稻秸秆全部浸泡在水里,仔细观察,水底潜伏着大量长约1厘米的虾苗。

稻虾共作基地

“每年2、3月开始补虾,直至6月,小龙虾开始在稻田环沟掘洞、繁殖。”吴健仁介绍,10月,一季晚稻收割后,小龙虾开始抱卵。小龙虾孵化后,为保证虾苗快速成长,稻田须蓄水20厘米以上,并定期投喂饲料,直到次年3月上市。

今年4月,西洞庭管理区开展“支部建在产业上”活动,民安村积极响应。“我们成立稻虾专业合作社,在当地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村里引进2家小龙虾收购企业,建立2家小龙虾交易市场。”叶真说,小龙虾捕捞旺季,两家交易市场每天收购小龙虾5吨以上,每天销售额超200万元。

小龙虾捕捞现场

“每年3月至6月,每天都是清早就出门捕虾。大虾每只35至40克,收购价每公斤30元……”民安村村民胡正良今年流转110亩水田实施稻虾共作。他告诉记者,小龙虾交易按规格分为大、中、小虾,收购价格每公斤12元至30元,养虾亩均纯利润1000元以上。

胡正良说:“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在西洞庭管理区,稻虾田产出的稻米品质好、符合绿色生态标准,市场价格比常规品种高2至3倍。

小龙虾交易现场

在这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小龙虾及水稻的品质都得到了保障,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可谓是“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叶真说,民安村稻虾共作的效益非常可观,亩均收入2300元以上。

依托5700亩稻虾产业基地,民安村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叶真表示,民安村稻虾共作示范片年产优质小龙虾超800吨,“我们筹划建设小龙虾深加工车间,开发深加工产品,着力完善‘从稻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