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 粟钰 喻兵 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2025-11-10 14:33:39
“十四五”时期以来,常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履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通过健全制度、摸清底数、创新模式,在国有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盘活利用上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增值的新路径。
制度先行,筑牢资产管理“防火墙”
管理之道,制度为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着力完善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生命周期制度体系,先后制定出台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资产出租、处置及管理等一系列实施细则与办法,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严密监管链条。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入口关”,该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用活存量制约增量。
仅在2023年,就通过联席会议制度为15家市直单位高效调剂办公用房3.38万平方米。在“使用关”,2023年挂牌运行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已成为亮点,它成功创建为湖南省公物仓示范创建单位,累计入仓资产7081件(套),向市直单位及县市区调剂资产162批次、2560件(套),节约财政资金约1200万元,并捐赠各类物资500余件(套)助力乡村振兴与公益事业。在“出口关”,该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处置标准。2025年受理73家单位资产处置申报90批次,审减率达21%;通过公开拍卖,实现财政入库收益315万元。
攻坚克难,实现权属登记“大统一”
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是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的基础。自2020年启动以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攻坚克难,于2022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此项工作,将市直94万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统一登记(备案)至机关事务部门名下,办理不动产权证458本。其探索总结的“七步工作法”获省局推介,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常德经验”。
创新盘活,闲置资产变“增收活水”
让“沉睡”的资产焕发新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局动员,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的原则,大力推进资产盘活利用,财政入库收益连续多年大幅增长:从2021年的1897.06万元,攀升至2024年的5446.2万元,2025年预计收益将取得更大突破。
某大宗闲置资产盘活推进协调会现场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一是高位推动,全员参与。市领导强力调度,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局干部职工人人肩扛担子,在盘活一线发现和锻炼干部。二是摸清底数,精准施策。通过专项行动,清查出了原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办公楼等13处大宗闲置资产,并针对性施策重点盘活。三是精心包装,大项目突破。特别是抢抓“双碳”机遇,创新盘活公共机构闲置屋顶资源,发展分布式光伏。2024年,盘活屋顶及土地资源拍租收益5020万元;2025年,仅市直单位66.12万平方米屋顶资源拍租,就贡献财政资金1.05亿元。四是市场运作,精准招商。该局赴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成功将原公路局综合楼整体盘活为酒店项目,租金总额达3127万元。五是化解遗留问题,轻装上阵。通过综合施策,成功化解了市水运事务中心德山老码头拆迁遗留问题等多起历史难题,为资产顺利盘活扫清了障碍。
从健全制度到创新盘活,常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效能与效益的双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力量。
责编:马曼雅
一审:马曼雅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