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AI赋能银发经济,让科技温暖老龄化社会

曾玺凡     2025-11-10 09:46:33

记者/曾玺凡

在老龄化加速与慢性病高发的双重挑战下,人工智能正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一股革新力量。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长沙分部秘书长、湖南省物联网学会副理事长张锦教授长期深耕AI与大健康融合的领域,致力于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张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他眼中,包含AI在内的技术和创新性应用不仅是工具,更是弥合资源鸿沟、赋能银发经济的核心引擎。在专访中,张锦分享了湖南的探索路径、技术落地中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他心中科技应有的温度。

湖南优势与AI赋能:从“敢为人先”到特色场景落地

湖南在AI+大健康领域的发展,得益于“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基因。张锦以今年10月在长沙举办的首届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为例,指出湖南对健康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敏锐嗅觉。“这是全国首个此类博览会,说明我们敢想敢干”他说道。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大健康人工智能+精准应用白皮书》,由张锦参与编撰并发布,成为领域内的重要里程碑。

湖南的产业基础与医疗资源为AI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张锦提到,湖南拥有一批生物医药和医疗机械等健康相关的上市医疗企业,数量位居中部第一,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同时,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中医附一等优质医疗资源,为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全链条提供了技术积累。“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许多场景已能应用AI技术。”他解释道。例如,AI在智能诊断、慢病管理、康养服务等领域逐步拓展,具体应用包括预警干预、辅助诊疗、失能照护机器人和语音助手等。“我们希望能借助科技的力量,让老年人的经验有效输出,为社会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实的能量。”

在张锦看来,大健康人工智能+精准应用是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算法,对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进行挖掘,实现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这与健康中国战略深度契合,为建立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提供了技术支撑。”

弥合医疗鸿沟:AI下沉基层与分级诊疗的挑战

面对老龄化加速与慢性病高发的严峻现实,张锦指出,医疗资源时空配置极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是核心挑战。“医生不愿去县级医院,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他坦言,“县域的稳定发展关乎全国,医疗服务在基层高质量的供给亟需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在此刻扮演了“倍增器”的角色——通过技术极大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可让基层患者获得接近三甲医院水平的诊疗服务。

湖南在推动AI辅助诊疗技术下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张锦举例说,舌诊仪等AI设备以数万元成本部署到县级医院,能快速完成诊断并由医生远程确认,大幅节省患者往返大城市的费用与精力。远程手术则是另一项突破:“通过手术机器人,医生可远程主导操作,解决基层疑难手术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医疗质量,还助力分级诊疗落地——“三甲医院应专注疑难杂症,常见病在基层解决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张锦提到,老龄化规模扩大、社会节奏加快导致健康问题泛化,而AI技术的应用需复合型人才:“医生需懂AI,才能发挥技术十倍效用的潜力。”此外,数据互通不足、产品易用性低、成本控制难等问题制约着大规模推广。

在张锦看来,破解之道在于系统工程思维:“AI落地离不开网络、软件、硬件的协同。我们需强化医生培训,推动技术简化,让患者在家门口感受到科技的切实价值。”

创新探索与未来路径:从护理机器人到数据安全平衡

在湖南师范大学,张锦团队正通过多学科融合,开展面向老年慢病群体的创新探索。他重新解读了“师范”的内涵:“我理解湖南师范大学的师范二字,不仅是教师培养,更是包括医师和工程师培养。”湖南师大拥有十余所附属医院及新成立的医学部,为医工融合提供了独特场景。团队研发聚焦两大方向:一是与医院合作开发AI辅助诊疗工具,提升医生效率;二是设计护理机器人,解决住院陪护难题。

“护理机器人能监测输液回血、提醒护士,还可通过大模型实现个性化陪伴”张锦描述道。团队正在与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研发相关原型系统,在养老社区开展试点应用:机器人具备跌倒检测、非接触式健康监测、拿取物品等功能,并通过语音交互、大按键设计适配老人习惯。更长远的目标是推向家庭——“伴随机器人能联动社区、药店和120,及时应对摔倒等紧急情况,降低脑卒中等严重威胁老年群体的日常突发性风险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AI+大健康的核心痛点。张锦认为,需在政府、民众与实施单位间寻求平衡。“政府需持开放态度,民众要理解,企业则须责任到人他建议通过小规模试点积累经验,再推动试行条例出台。区块链技术可保障数据不可篡改,但无法完全解决泄露问题,因此需强化技术防护与政策规范。

面向未来,张锦提出三项建议:政府需顶层设计与态度支持,通过博览会、学术会议促进产业融合;设立专门机构(如省级实验室)推动产学研协同;高校应优化专业设置,培养AI+大健康复合人才。“最终目标是将技术落地到老人手中,”他总结道,“让AI不仅延长寿命,更提升生命质量——这是我们团队追求的实质改变。”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