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社三湘都市报记者曾冠霖获全国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十佳选手

  三湘都市报   2025-11-06 17:11:30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丁鹏志 视频 何佳洁)11月6日,第35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湖南日报社三湘都市报记者曾冠霖凭借其深入基层、记录时代的优秀报道,荣获全国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十佳选手”称号,成为本届活动中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新闻工作者。

记者曾冠霖长期扎根一线,以敏锐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三湘大地的感人故事。其作品既聚焦民生热点,又彰显时代精神,体现了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弘扬职业精神的专业素养。此次获奖,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湖南日报社新闻采编工作的认可。

在本次“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现场,曾冠霖讲述了“一袋非洲大米”的故事。这袋大米来自非洲冈比亚的农民穆萨。

穆萨曾是年薪10万美元的美国通信工程师,后辞职回非,因一粒种子改变人生轨迹,更让冈比亚农业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4年7月,当湖南日报社《朋友·伙伴》采访团队抵达冈比亚时,他捧出一袋稻米希望记者“把它带回湖南,敬献给袁隆平老师”。

回国后,曾冠霖将这袋大米转送到隆平水稻博物馆,并制作了一条《我从非洲带回一包“种子”》的视频。该视频多次登上全国热搜榜,触动了亿万网友的心。

今年3月7日,在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长王毅引用“穆萨故事”的报道,诠释中非合作。穆萨得知后激动不已地说:“我想再去一趟湖南,走一走老师走过的田埂!”

为了和穆萨再次见面,湖南日报社提前策划,联动相关单位。终于,在6月10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前夕,穆萨跨越万里,带着一袋大米如约而至。

来到湖南后,穆萨曾将大米和一幅“中国专家和他一起开农机收稻谷”的油画,亲手送到他的老师袁隆平的墓前。

躬身一粒种,万里春风来。这一袋稻米串联起中非友谊的温暖纽带,穆萨的质朴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一粒小小的稻种,从湖南出发,落地非洲,在冈比亚生根、发芽、结果,再由记者带回到湖南。这是一粒“种子”的旅程,也是一个记者的使命。

据悉,2014年起,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在全国新闻战线连续组织“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今年是第十二届。这项活动通过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讲亲历故事,谈采访过程、说内心感受,展现新闻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

责编:苏亮

一审:袁欣

二审:丁鹏志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