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树一帜领风骚——爱如是家风学堂晨读会周年成长纪实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06 16:47:38

晨曦初透,书声渐起。当城市还在晨光中舒展身躯,湖南湘潭爱如是家风学堂的晨读会已如一缕清风,悄然唤醒无数渴慕知识的心灵。这里没有尘嚣,只有宁静而坚定的诵读声,如一阕智慧序曲,开启崭新的一天。

2024年9月2日,晨读会正式启航。二十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书友,因对知识的共同渴求而相聚。他们中有职场奋斗者,有退休不忘求知的长者,也有渴望拓宽视野的年轻学子。人生轨迹虽异,对阅读的热爱却让他们走到一起。

爱如是的胸怀,如海纳百川,包容万千。每日的阅读分享,既细致关照每一位书友的精神需求,又兼顾文化“大家”的传播使命。无论是经典深奥的《了凡四训》,还是贴近生活的《我的情绪我做主》;从《论语解读》到《治家之道》,从介绍先贤的《曾国藩传》到后学解读的《教子有道》——书单的遴选从不偏执一隅,而是融汇古今、贯通中西,让智慧的光芒平等照耀每一颗心灵。这份博大,让晨读会成为一方没有围墙的课堂,一处真正属于大家的精神家园。

时光流转,冬去春来。如今,晨读会已相伴走过三百六十多个清晨。从最初小范围的相聚,到如今稳定在八十余人的共读群体;从湖南湘潭延展至天南地北,这棵“阅读之树”在日常浇灌中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为越来越多人撑起知识的绿荫。

“天天读,时时议”,自由开放的交流是晨读会的鲜明特色。年轻书友充满活力,勇于发问;年长读者则以阅历为引,分享人生体悟。在朗读与交流中,每个人重新审视自我;在倾听与思考间,彼此心灵更加贴近。书友们不再只是独立的个体,更成为一个共生共长的精神共同体。

这份“共生”,源于爱如是如大地般厚重的承载之力。她不设门槛,不问来处,只为每一份对知识的渴望提供栖息之地。无论是初入社会的青年,还是历经沧桑的长者,都能在此找到共鸣,也被允许保持沉默。正如一位书友所言:“这里没有评判,只有理解;没有孤独,只有共鸣。”

晨读会发起人潘湘姿老师,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教育事业的执着,搭建起这一阅读平台。在她看来,读书会不仅是阅读,更是以书籍为媒介、以交流为方法,实践一条融合教子、治家及成就人生的贯通之道。

程玉兰老师,一位担任大学领导的博士,在晨读会中找到了知识沉淀的力量:“三百余天的晨读,是一场沉浸式的成长之旅。它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丰盈了内心,更让我收获了珍贵友谊。”

年轻学子凌璇坦言:“在晨读会的这一年,我的情绪越来越稳定,从一个不愿早起的人,变得越来越爱读书!”如今,她担任读书会的“大班长”,在服务中锻炼,在学习中成长。

来自河北唐山的刘淑敏书友加入读书会仅十个月,却收获颇丰:“性格变得开朗,夫妻关系改善,心灵在这个充满大爱的平台上得以安放。”

胡平老师从不敢开麦发言,到主动主持晨读;从“听书催眠”到每日捧读;从越读越觉无知到内心沉淀、获得平静。她从一个旁观者成长为读书会小组长,对阅读带来的蜕变充满信心。

……

这样的转变,在晨读会中不胜枚举。

转眼间,晨读会走过三百六十五天,这一路并非总是坦途:网络波动、生活忙碌、偶尔的疲惫,都曾如影随形。但更多的,是温暖与坚守。组织者每日守候,提前准备资料;参与者持续投入,主动分享。正是这份坚持,让晨读从一种习惯,升华为一种精神契约。

这份契约,背后是爱如是如山川般不移的守护之心。她不为潮流所动,不为功利所驱,只默默守护每一份对美好的追寻。哪怕只有一个书友在聆听,晨读的声音也从未间断。

在爱如是晨读会,许多人学会了与情绪相处,寻得治家之道,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有书友感言:“晨读如一束光,照亮我每一个开始的日子。”这束光,既驱散了迷茫,也点燃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望来路,晨读会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是组织者默默的付出。从选书定题、流程策划,到营造氛围、心灵关怀,他们以无私的支撑,托举起这个温暖的集体。爱的流动,让这个读书会极不平常,吸引着全国各地书友在这里聚集。

以《“读”树一帜,“读”领风骚,“读”占鳌头》为题,不仅为记录这一重要时刻,更借此向所有书友致敬,尤其要向读书会创始人致敬。这里的“读”,意蕴深远:是一份懂得,是厚积薄发的智慧;是一种行动,是知行合一的坚持;更是一种清醒,于浮躁世界中守心如一。

故事仍在续写,未来更加可期。扩展共读内容、融入亲子共读、邀请学者分享……美好的设想正在实践中。晨读会也将从线上走向户外,开展读书沙龙,让人们在自然与交流中更深地感受知识之美。正如一位书友所说:“我们不只是读书,更是在读生活、读人性、读世界。”

三百六十五天,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愿她继续以书为媒、以声为桥,在喧嚷的世界中开辟一片宁静之地,让每一个清晨因阅读而充满希望,每一个生命因分享而更加丰盈。

爱如是,如是爱。这份爱,宽广如海,深厚如地,温暖如光。它不言语,却包容万千;不张扬,却润物无声。在这无涯学海中,她引领你我不急不缓、不骄不躁,最终,成就那个更柔软、也更强大的自己。

作者 曾庆越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