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育才 李治君 2025-11-06 08:46:23

永定区 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底座
近3年诉前化解621起矛盾,其中95%在村级解决
湖南日报11月5日讯 (全媒体记者 田育才 通讯员 李治君)“排水管改道按老支书说的定,法官也说不违规,我们不吵了!”前不久,张家界永定区教字垭镇桐木溪村王某与邻居的排水纠纷,经“311+N+1”联动力量介入,半天便化解,这是永定区人民法院以特色品牌破解乡土难题的生动缩影。
作为乡村解纷“金钥匙”,“311+N+1”机制以“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庭+乡镇综治中心”为核心,吸纳村两委等“N”种乡土力量,聚焦“1件纠纷实质化解”。从司法所摸诉求、派出所稳秩序、法庭释《民法典》,到老支书用“远亲不如近邻”疏导,实现法律与民俗同频。近3年,永定区法院统筹该机制,对33个行政村拉网排查,621起矛盾诉前化解,其中95%在村级解决,涉诉“民转刑”案件连续三年归零,其中教字垭法庭获评全省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
在守住“化解底线”的同时,永定区法院打造“荷花讲堂”全域普法品牌,筑牢预防防线。该品牌打破“坐堂等访”模式,创新“四进”普法(进集市、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借赶集日、节庆日、巡回审判灵活设点,推动法治教育从“单向输出”变“双向互动”。教字垭镇借“荷花不争塘”喻“相邻权不越界”,茅岩河镇在莓茶田间讲“合同风险防范”,罗水乡在土家“哭嫁”礼中传“婚姻家庭法律”等知识。此外,以“助乐讲和”四字诀架起干群连心桥,法官辅导留守儿童时融入防拐知识,巡回审判车进村庄当庭解土地纠纷,村民直呼“法治是看得见、用得上的生活准则”。今年以来,“荷花讲堂”在12个乡镇开展87场活动,覆盖2.3万人次,“办事找法”成群众新风尚。
永定区法院院长杨斌表示:“‘311+N+1’机制解存量矛盾,‘荷花讲堂’防增量纠纷,既为司法资源‘减负’,更让法治精神扎根乡土。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机制、丰富品牌内涵,以更优法治供给护航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田育才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