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05 11:22:20
在双峰县芙蓉学校,提到谢凤辉老师,师生和家长们总会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与信赖。从1998年那个初登讲台的青涩师范生,到如今成为学校英语教学的“定海神针”和班主任工作的“行家里手”,谢凤辉用二十六年的时光,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了一段关于热爱、坚守与创新的教育诗篇。
从“双峰师范”到“业务尖兵”的求索之路
“我1998年从双峰师范毕业,深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潭活水。”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谢凤辉的话语朴实而坚定。她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不断学习、自我超越的奋斗史。
中师毕业,只是起点。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她踏上了漫长的自学之路。她通过自学考试拿下英语专科文凭,又利用业余时间函授,取得了英语本科文凭。在那个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她凭借一股“钻”劲,早已取得计算机高级证书,成为学校最早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进行教学的“先锋教师”。如今,她运用希沃白板进行互动教学更是得心应手。

“谢老师的课,从来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她的学生这样评价。在她的课堂上,教材的重难点被清晰梳理,学习目标明确;幽默活泼的语言、精彩的动漫、经典的英文歌曲,都是她激发学生兴趣的法宝。她率先在学校实践“自学—合作—反思”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正因如此,她所任教的班级英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都稳居年级前列。
让班级成为“参观样板”的管理智慧
如果说教学展现了谢老师的“功力”,那么班主任工作则彰显了她的“智慧”与“情怀”。2021年至2024年,她担任初中部C2109班班主任,打造了一个闻名校内外的“特色班级”。
“班级管理,关键在于唤醒学生内在的驱动力,让他们自治、自律、自爱。”谢凤辉有着自己的一套“治班方略”。她独创的“小组自治”模式,将班级细致地划分为9个小组。组名、组长、组规、组号,全由组员民主商议决定。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感,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性循环。这个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班级,其日常风貌和学生风采,竟成了各地来芙蓉学校参观的教育代表团必看的“保留节目”。

教育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谢凤辉深谙“家校共育”的真谛,她的家校联系工作做得扎实而充满温情。她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的家庭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最令人动容的,是她每个学期末雷打不动的“家访路”。
“印象最深的是两年前那个寒假,我顶着寒风冒着大雨,去甘棠镇山斗片区家访。”谢凤辉回忆道。那里被当地人戏称为“双峰的西藏”,路途遥远崎岖。当她浑身湿漉漉地将期末通知书亲手交到三位学生家长手中时,家长那朴实的语言、激动的神情,让她瞬间忘却了路途的艰辛。“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比任何荣誉都更珍贵。”这份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教育关怀,是她坚定教书育人信念最厚重的基石。
甘为人梯托举新绿的师者情怀
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谢凤辉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验。她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与同事们共同钻研。在学校“青蓝工程”中,她与向丽丹等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倾囊相授。
她多次为徒弟们上示范课,也常常静静地坐在教室后排,认真聆听徒弟们的每一堂课,课后便与他们深入交流,探讨课堂的得失。“谢老师的指导总是切中要害,让我茅塞顿开,成长得非常快。”徒弟向丽丹老师感激地说。在谢凤辉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已成为学校能够独当一面的教学骨干。
她的付出,学校领导看在眼里,家长和学生记在心里。她收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也赢得了家长们口口相传的“难得的好老师”这一质朴而崇高的口碑。家委会出于对她工作的极大认可,曾特意向学校赠送了国画匾和锦旗,这无疑是对一名教师最高的褒奖。


她的影响力远不止于课堂。在学校开学典礼上,她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激励莘莘学子;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她多次分享心得,传递教育正能量。如今,她任教的C2407和C2408班,英语成绩在全校持续名列前茅。多年来,她先后荣获“金开街道优秀班主任”、“金开街道优秀教师”、金开中心学校阳光课间操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精品课县级一等奖、县级职高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廿六载春秋,粉笔染白了双鬓,岁月刻下了皱纹,但谢凤辉对教育的热爱却愈发炽热。她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何为“师者”——是学而不厌的求索者,是匠心独运的引路人,是甘为人梯的奉献者。在芙蓉学校这片教育热土上,谢凤辉依然坚守着她的初心,用智慧和爱心,继续点亮无数孩子的未来,静待满园芳华。
作者 刘梅初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