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婚假产假延长背后的公众期待

章佳树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11-05 09:49:53

近日,湖南正式印发《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十条措施》,从加强婚恋政策支持、促进安全舒适生育等10个方面,构建“婚恋—生育—托育—养育—教育”全链条支持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其中,明确婚假延长至20天,产假延长至188天,较此前普遍执行的3天婚假与158天产假实现明显提升。

湖南婚假产假延长,一时引发热议。这一方面真实反映出公众的婚育顾虑,同时也折射出大家对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期待。

延长假期,直接对准的是婚育痛点——结婚与生育,本是人生重要的喜庆时刻,却常常被短暂的假期所困扰。

当下,家庭结构与育儿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于婚恋双方,短时间内要完成异地往返、婚礼仪式、亲朋迎送,再迅速回归工作,常显仓促。新生儿降临之初,无微不至的照料和母亲的身心恢复都需要持续的时间投入,短暂的产假往往让家庭在手忙脚乱中陷入焦虑。因此,延长假期承载着公众最朴素的期待:让人生大事回归应有的从容与仪式感。

延长假期,对婚育的时间成本做出“弥补”,这是一个让人乐见的起点,但婚产假带来的成本问题必须正视。

社会是一个系统,婚产假延长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如何分担?这既要合理分摊成本,也要统筹协调兼顾公平。对此,亟需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有效减轻企业单位人力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大家休假的后顾之忧。要在生育意愿、企业负担、社会支持、政策保障等方面进一步研判,找到最优解确保政策初衷不走偏、落实不打折。

政策托举越有力,社会育意愿才会越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倡导积极的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当前,从延长婚育假,到发放育儿补贴,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到地方完善的生育支持制度体系在逐步构建,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正在前端发力。

我们在《十条措施》中看到,除了完善婚育休假制度,还大力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增加托育服务供给,优化儿童医疗服务等。

这些,旨在减轻家庭在生育、养育等方面的负担,为生育政策的调整优化提供了更多政策支持和保障增强愿意结、愿意生、养得起、养得好的社会信心。

激发婚育意愿,是一个需要全社会理解并参与的系统工程。当前,部分年轻群体存在“恐婚”“恐育”情绪。在通过政策支持缓解现实压力的同时,也需要用春风化雨的方式,积极培育健康包容的婚育文化。

因时制宜,顺势而为,尊重育、关怀抚育,用科学决策和系统谋划解决实际困难和烦扰,以细致落实和有序衔接消解个体焦虑和担忧,让鼓励育的善意,最终能流淌进每一个家庭的日常

责编:万璇

一审:万璇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