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龙潭镇中学:织密校园安全网,反诈拒赌与法治同行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04 09:30:33

新湖南客户端11月4日讯(通讯员 王建生 周兰飞)“同学,借你电话手表导航下?”“帮转笔钱,50元佣金马上到账!”“骑车不戴头盔,快迟到了先冲再说!”……这些看似日常的场景,实则暗藏安全危机。近日,嘉禾县龙潭镇中学将“反诈拒赌”“交通安全”“反校园霸凌”三大主题融入一堂沉浸式安全宣讲课,联合龙潭派出所、嘉禾农商银行、嘉禾县人民检察院,用真实案例拆解风险,为全校学生筑起一道“看得见、用得上”的安全防线。

活动现场,龙潭派出所胡警官率先“破局”,针对校园高发的六大电诈陷阱展开讲解。从“刷单返利”的“低投高报”诱饵,到“冒充警察”索要家长银行卡的恐吓套路,再到借电话手表盗取SIM卡的新型骗局,胡警官结合学生身边可能发生的场景,逐一揭示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让“案发现场”在课堂上“重现”,帮助学生快速识别风险信号。

随后,嘉禾农商银行胡丹聚焦“电诈工具人”误区,用“出租银行卡=踩法律红线”的直白警示,点出“跑分”“刷流水”“群发电诈短信”等行为的违法本质。“以为赚点零花钱,实则可能留案底”,她通过分析征信受损、刑事处罚等后果,让学生彻底打消“帮小忙”的侥幸心理,守住账户安全底线。同时,她还详细拆解网络赌球、电竞投注的“连环套”,从经济负债、心理消沉到法律追责,让“小赌怡情”的谎言不攻自破。

在法治安全环节,嘉禾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则用“情景问答”拉近距离。“未满16岁能骑电动车吗?”“被同学取侮辱性外号算霸凌吗?”干警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明确骑行资格、危险骑行行为的法律边界,同时解读肢体、言语、社交、网络四类霸凌形式。针对“如何应对霸凌”,干警更是给出“受害者要求助、旁观者不围观、潜在霸凌者要反思”的具体指南,让每个学生都知道“遇到事该怎么做”。

互动问答环节成为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收到双倍退款链接该点吗?”“同学邀赌球赛该怎么回应?”面对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将“未知链接不点击”“网络赌博违法”等知识点脱口而出,现场还齐声背诵“三不一多”反诈口诀,将安全意识转化为“条件反射”。

“以前觉得诈骗、霸凌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风险可能就在身边。”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这堂安全课让自己学会了“见招拆招”。龙潭镇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联合多方力量,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演练等形式,让安全知识从“课堂”走进“日常”,真正让学生既能识别风险,更能守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为成长筑牢“防护盾”。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