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男孩手作旗袍,让传统技艺走进更多年轻人视野

田甜   三湘都市报   2025-11-03 19:37:17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熊思思

在针线与布料交织的世界里,时间仿佛被拉长、放慢。11月3日,湖南邵阳,欧阳浩正埋首于一件旗袍的制作中,一针一线地细细缝制,从量身、剪裁,到手工盘扣、归拔塑形,每一个步骤都沉浸其中。

这名20岁的大三男生,正以双手延续创新独特的东方之美。

欧阳浩正在制作旗袍。受访者供图

邂逅古法旗袍,从欣赏到传承

“最初想学古法旗袍制作,是因为看到学姐做的成品,那种震撼人心的东方之美,一下子就让我动了心。”谈及与旗袍的初次相遇,欧阳浩的语气中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兴奋。同专业的学姐不仅是他入行的引路人,更成了他的“师傅”。

“师傅从最基础的针法教起,再到布料的选择,一点点带着我往前走。”欧阳浩坦言,若非学姐的耐心指导,自己很难迈出第一步。母亲的支持,也让他对自己的选择更加坚定:“妈妈常说,多学一门手艺是好事,更要把好的艺术传下去。”家人的鼓励,成为他面对挑战时的坚实后盾。

欧阳浩设计制作的旗袍作品。受访者供图

真正深入学习后,欧阳浩体会到古法旗袍制作的“精细”之难。与现代服装的标准化生产不同,古法旗袍对细节的要求严苛。针脚需匀密,盘扣弧度要精准,稍有偏差,便要“拆了重来”。“刚开始练盘扣,一个简单的样式我都反复拆了好几次,直到每一针都对齐、每一道折痕都流畅才满意。”面对烦琐他没有退缩,“就是一遍遍尝试,直到做出自己认可的效果”。

在欧阳浩看来,匠心从未被性别所定义。“国际上许多知名的服装大师都是男性,这恰恰证明,手艺本身没有边界,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真正的匠心。”带着这份对技艺纯粹的专注,他更加笃定地沉浸于针线与布料的世界中。

一月打磨一佳作,探索传承新路

如今,欧阳浩已能独立完成一件古法旗袍的设计与制作。其中一件耗时一个月的作品,是他心中的“代表作”。“从颜色、花样到版型,都由我一手设计,连旗袍上的扣子,都是手工缝制。”提起这件作品,他语气中难掩自豪。

创作时,他始终遵循旗袍制作“顺应布料”的原则。“我会先观察布料的质地与花样,再据此设计造型,让布料的美最大程度地展现,也让旗袍更贴合人体曲线。”一个月里,他全心投入裁剪、缉缝、盘扣、整烫等每一道工序。“虽然耗时,但看到成品的那一刻,一切都值了。”欧阳浩说。

模特上身图。受访者供图

坚守传统核心技艺的同时,欧阳浩也在思考如何让古法旗袍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我们做了一些改良,既能保留旗袍的传统韵味,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这项非遗技艺。”欧阳浩介绍,他的旗袍既保留传统手工制作又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工盘扣、传统版型等核心元素的基础上,引入机器辅助完成隐蔽部位的缝制,守住“古法”之魂的同时,也兼顾“实用”之需。

对于欧阳浩而言,每一天都是技艺的修行。“希望对传统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都能大胆尝试,只要肯坚持,就能把这些好东西发扬光大。”欧阳浩表示。

从最初被旗袍的“好看”吸引,到如今沉浸于每一处细节的钻研,欧阳浩在一针一线中,找到了自己与传统文化对话的方式。他用行动诠释着,古老技艺如何在新一代人身上焕发新生。

责编:吴忠强

一审:田甜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