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峰华》:一曲原创淬炼的史诗,一场县级中学的美学突围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03 16:29:37

当大幕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缓缓合拢,双峰一中大型音乐舞蹈情景剧《百廿峰华》所完成的,远不止于一场校庆献礼。它以一种近乎决绝的艺术自觉与原创雄心,冲破了县级中学文艺汇演惯常的“节目拼盘加串词”的窠臼,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校园美育演绎。这部作品的成功,核心在于其以“全盘原创”为筋骨,实现了史诗格局、诗意表达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

  原创立魂:破陈规而立新格

《百廿峰华》最令人击节的,是其从“演绎者”到“创造者”的身份蜕变。全部音乐、歌词、乃至核心戏剧文本均为原创,这在资源相对有限的县级中学语境下,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举”。它摒弃了借用现成经典曲目与文本的便捷路径,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却更能直抒胸臆的创作之路。它创造性地打破了艺术门类的界限,实现了音乐、舞蹈、戏剧、朗诵、舞美乃至影像的深度交融。原创音乐紧跟剧情,或激昂如惊涛拍岸,或婉转如溪流潺潺,与舞蹈语汇严丝合缝。无论是《觉醒之光》中女性思想的觉醒,还是《松树炮战歌》中英勇无畏的抗争,还是《星芒》中师生情谊的倾诉,亦或是《最美的回响》中母校深情的反哺,原创音乐成为了流淌在剧目血脉中的独特印记,确保了艺术表达的纯粹性与整体风格的统一。这份“全部原创”的坚持,不仅是对学校百廿华章最贴切的个性化诠释,更是双峰一中文化自信与创造力的巅峰展现,其本身就已载入校史。

诗史交融:织时空以成画卷

面对百廿年厚重历史,剧目展现了高超的结构智慧。它摒弃线性编年,以“薪火”、“破晓”、“弦歌”、“星瀚”等诗化意象为经纬,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立体画卷。导演以非凡的创意,将音乐、舞蹈、戏剧、朗诵、影像等元素熔铸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充分运用有限的舞美资源,将灯光、推拉屏等用到极致,在《觉醒之光》中,灯光以冷峻的蓝色调勾勒出女性意识的觉醒,配合舞者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营造出思想解放的震撼场面。《松树炮战歌》则通过特效与灯光的精准配合,以硝烟弥漫的红色光影再现历史场景,在红军战士牺牲的背景下,老奶奶那一声“孩子,我带你回家”的悲怆呼喊,在骤然的静默与漫天雪花的情境中直击人心。导演对舞台节奏的掌控堪称精妙,使每一个场景转换都如诗行间的自然转折,让整部作品既有史诗的恢弘,又不失诗意的细腻。

情韵共振:融个体于大历史

《百廿峰华》的成功,还在于它成功唤醒了跨越时空的集体情感共鸣。这共鸣,源于其对“人”的深度关照与对地域精神的精准提炼。剧中人物的理想、坚守、奋斗与温情,是无数校友的青春缩影,更是几代人共同的精神底色。当原创的旋律与历代学子的影像交织,当舞台上的故事与观众内心的记忆重叠,观演界限被彻底打破,个体的情感体验升华为对学校、对家乡、对时代的强烈认同与自豪。它让校史不再是尘封的档案,而成为可感、可触、可共鸣的集体生命历程。

《百廿峰华》的被认可,在于它用一场纯粹而壮美的原创盛宴,完成了一次从形式到内涵的彻底革新。它证明了美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技艺的炫耀,而在于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激发。这部作品不仅为双峰一中百廿华诞留下了璀璨的注脚,更以其前瞻性的探索与实践,为基层美育提供了一个鲜活而生动的范本——只要有足够的诚意与魄力,县级中学同样能够孕育出兼具艺术高度、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殿堂级演出。百廿峰华,光华不息,这舞台上的光芒,正照亮着未来更远的征途。

作者  王平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