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 2025-11-03 09:44:12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为助推湖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充分挖掘、全面展现湖湘文化特质,湖南省政协从“存史 资政 团结 育人”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组织开展“风起湖湘潮—委员讲亲历”短视频活动。邀请委员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湖湘文旅潮点地的古今变迁,讲好湖南改革创新故事、政协履职故事,全面展现湖湘精神内核,答好“两个融合”命题,助力湖南“文旅+”大融合。
两千年前,酉水河将迁陵县的文书送往洞庭郡;两千年后,5G信号正穿越同一片河谷,把数字化的秦简文明传向世界。
我是滕树静,从湘西大山到北京会场,这几年,我反复说着一件事:不断加强里耶秦简的保护、研究与利用。
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2002年,当近3.8万枚秦简从里耶一号井破土而出时,整个考古界都为之震动,其数量超过此前国内发现的秦简总和十倍。它填补了秦代县级行政制度记载的空白,让“书同文 车同轨”的治理细节变得可触可感,也改写了人们对中国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认知。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它正面临着保护和研究的双重挑战:简牍释义进度缓慢、与旅游融合不够,进一步加强对里耶秦简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迫在眉睫!
2024年,《关于加强里耶秦简保护研究利用的建议》这份提案经过多次调研,凝聚多方智慧最终形成,这份带着迫切希望的提案在两会期间递交了上去,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高度重视。里耶秦简博物馆被纳入了2024年度的国家专精特新提质改造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对我们里耶秦简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今年2月,里耶秦简研究院在吉首大学成立,6月,里耶秦简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些实质性的成果将更好地推进里耶秦简的保护、研究和利用!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声音,而是无数人接力呼喊的回响……
提案不是终点,是让里耶秦简“活”起来的起点。我们要借科技、人才之力,给简牍上的文字注入温度,添上血肉。
如今,里耶秦简正以数字的方式获得新生,博物馆加快建立覆盖近3.8万枚秦简的数字化档案库,同步开发多语种线上展览平台,吸引全球学者共同参与研究。来自两千年前的里耶秦简,正成为世界看见湘西、读懂中国的文化密码。
风从秦代吹来,掠过简牍上的“迁陵”,吹起今天湘西的文旅新潮。那些沉睡千年的文字,成了游客眼里的风景,百姓生活中的热闹。
“里耶”在土家语里是“耕耘”,我常想,政协委员的履职之路,也是一场漫长的耕耘。我们把秦简的“根”扎进湘西的土里,让它长出文旅的苗、文化的树、文明的林,我们所守护的不仅仅是里耶秦简,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是文字背后永远鲜活的文明记忆!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