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艾磊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31 08:36:06

编者按:今年4月,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探索实施“支部建在产业上”,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党组织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今年10月至11月,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将围绕西洞庭管理区“支部建在产业上”这一主题,聚焦该区新材料、食品加工、生态农业,推出一系列重点企业、乡村产业报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杰 通讯员 艾磊
10月30日,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龙泉街道果园社区的千亩橘林,红彤彤的橘子开始进入成熟期,丰收在望。“橘林一地两收,除了橘子,还养殖了鸡鸭鹅,套种了大豆、南瓜。”果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翔宇一连几声吆喝,一只只土鸡突然聚拢过来,“每到投食的时间,橘林里的鸡一呼全应。”
果园社区的橘林生态养殖基地
果园社区有2600亩耕地,1200亩基本农田种植水稻,1400亩土地流转后,引进家家红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柑橘。周翔宇介绍,橘林还未进入盛果期,橘树间距大,往年种植油菜、芝麻等农作物,“人工需求量大,亩产效益低。”
今年4月,西洞庭管理区开展“支部建在产业上”活动,号召全区乡村(社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帮助群众、村(社区)集体增收。经过社区党员干部集体商定,果园社区决定依托1400亩橘林,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养殖。
“社区依托垚鑫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家家红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地种植大户、养殖能手,在1100橘林空闲地种植南瓜、大豆等弄作业;在300亩橘林空闲地养殖生态土鸡。”周翔宇介绍。
果园社区村民王秀华在养殖基地捡蛋
今年4月底,垚鑫农业专业合作社购置2500只鸡苗,聘请老党员曾志伦当“鸡司令”。半年来,2500只鸡苗成活率达98%以上,目前,5成母鸡开始生蛋。
记者走进果园社区的橘林生态养殖基地,“咯咯”“喔喔”的鸡鸣声此起彼伏,成群结队的走地鸡在橘树林间自在穿梭。
“不仅场地好,而且我们有‘绝招’,我们的土鸡市场行情好,鸡蛋更是供不应求。”曾志伦把记者带进一间封闭式车间,七八个养殖池内都是白花花的小肉虫。“这是黑水牤,利用餐饮垃圾养殖。”曾志伦介绍,用黑水虻幼虫作为高蛋白饲料喂鸡,显著降低饲料成本、提升鸡肉品质,并实现禽畜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黑水虻幼虫富含蛋白质(40%至60%)、脂肪及抗菌肽等成分,在养鸡中具有多重优势。”曾志伦告诉记者,黑水虻幼虫可替代部分稻谷、玉米等传饲料,每吨餐厨垃圾可产出约200公斤幼虫,原料成本低廉,能减少30%至50%的饲料支出。喂食黑水虻的鸡,维生素E含量达普通鸡的8至10倍,氨基酸总量高出32%,肉质更鲜美。
“这样喂养的鸡,味道好,生的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在曾志伦带领下,记者走进鸡舍,只见一排排鸡窝内,都是白花花的鸡蛋。
“每天早晚都能捡500多个鸡蛋……这种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当地村民王秀华负责在养殖基地捡蛋。在养殖基地的带动下,王秀华在自家橘林养殖了100多只鸡。“也是吃的黑水牤拌稻谷,现在95%的鸡都在生蛋,鸡蛋根本不愁卖。”
“今年社区集体经济增收将超16万元,带动周边20多户村民养殖各类家禽近2000只。”周翔宇介绍,下一步,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扶持下,养殖基地将扩大黑水牤养殖车间,力争2年内,将养殖规模拓展1万只以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