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30 22:43:08
蝉鸣穿过湘江的薄雾,在校园里回荡。微风掠过窗棂,携着岳麓山桂子的芬芳,悄然停驻在落满粉笔灰的讲台上。那盒素白的粉笔静默如初,最短的一支上,还留着老师指尖的温度,恰似湘水长流,温柔而绵长。
初入高中时,我怀揣着对文学的向往,却在议论文这道壁垒前却步。那个闷热的午后,考场上我咬着笔头,对着空白的作文纸出神。八百字的要求如天堑横亘,曾经最擅长的作文,此刻却成了心头的巨石。窗外蝉声如织,我的心却如湘江深潭,在迷茫中泛起层层涟漪。
转机发生在那个黄昏。我攥着小题得分可怜的试卷,忐忑地叩响语文办公室的门。夕阳斜照,为伏案批改的老师镀上金边。她没有责备,只是轻轻拉过椅子:“议论文如建房子,先立其基,再筑其架。”她翻开范文,用沾满粉笔灰的手指点着:“你看,这里是论点,如湘水之源头;这里是论据,如支流之汇聚。”透过她温柔耐心的话语,我仿佛看见了“惟楚有材”的薪火,正在此刻传递。
从此,每个作文课都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光。我如饥似渴地记录着她的每一句点拨,考试后等候面批的队伍里总有我的身影。她总是不厌其烦,用红笔细细圈点:“此处可如屈原之求索,再深一层”、“此例甚好,颇有经世致用之妙”。她的话语如春风化雨,让我渐渐领悟到:真正的写作,既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也要有“实事求是”的根基。
那个春日的午后,我站在讲台上,手捧获奖的作文,声音微微发颤。当读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我看见老师眼中闪烁着泪光。微风轻拂她鬓角的青丝,也拂过曾经作文纸上那行清秀的小字:“永远期待你的考场佳作”。这十个字,如岳麓书院的钟声,久久回荡在心间。
如今,每当在湘江畔漫步,总会想起老师的话:“写作如湘水,既要有奔流到海的决心,也要有润泽万物的柔情。”那支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那些深夜批改的灯光,都已化作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一支粉笔,写不尽春秋更迭;两袖清风,育不完天下桃李。但我知道,在这片“惟楚有材”的土地上,师者如灯,永远照亮学子前行的路。师恩如水,必将伴随我在求索的道路上,写下不负时代的篇章。
(长沙市金海谷郡高级中学“我手写我校”征文 作者:2409班董欣蕊)
责编:王德和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