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30 15:14:3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30日讯(通讯员 龙若男)近日,桑植县“6·18洪灾”后补种的水稻测产结果出炉,平均亩产超400公斤。这一成果得益于县农业农村局创新采取“跨市调运秧苗+无人机播种”双措并举策略,有效减轻灾害损失,为粮食生产筑牢“压舱石”。
今年6月,桑植县遭遇特大暴雨,粮油作物受灾严重,水稻受灾面积达39453.67亩,直接经济损失4533万元。为抢抓农时,县农业农村局紧急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从600公里外的郴州市安仁县调运优质秧苗,连夜组织运输并派出技术骨干驻村指导移栽工作。同时,针对分散、偏远地块,引入无人机开展快速播种作业,单日最高作业面积达500亩,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有力保障了受灾农田的快速复耕。

“调运的秧苗抗逆性强,无人机播种又快又匀,今年收成总算是保住了!”一位当地种植大户表示。据统计,此次灾后累计恢复水稻种植面积1.3万亩,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
本次灾后复产实践,充分体现了跨区域协作与现代科技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下一步,桑植县农业农村局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农业应急联动机制,扩大无人机播种、智能监测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覆盖面,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责编:高甜甜
一审:高甜甜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