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马头山羊跻身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30 15:11:4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30日讯(通讯员 吴兵10月30日,笔者从桑植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获悉,农业农村部10月27日发布公告,该中心携手相关养殖机构全力培育的马头山羊跻身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桑植县有着马头山羊养殖历史和习惯,据《桑植县志﹒乾隆版》卷四记载“男方娶亲前,具猪羊果酒首饰衣服,用鼓吹致女家,谓之下财”,《桑植县志﹒同治版》卷四记载“正亲多送猪羊祭,即一头猪,一只羊,一棚祭帐”,卷一名迹中记载“狮子洞东四十里,洞临半山,传昔有白赤黑三羊出食禾穗”,《桑植县志﹒2000年版》记载“马头羊,即本地无角山羊,亦称木老壳羊经过长期饲养实践中培育的地方优良品种。马头山羊个体较大,一般体重40公斤,最大的可达55-60公斤,四肢结实正直,颈细长,臂部肌肉发达,行动敏捷,觅食力强,高坡陡坎均能觅食,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强,怕潮湿,喜干燥清洁,利用饲草种类多,对粗料利用率高,喜吃树枝嫩叶,不需多料育肥,成本少,收入高。繁殖力强,年产2胎,初产单羔多;二、三胎后产双羔,少数母羊也产3羔1949年,全县养羊800头,新中国建立后,县政府重视养羊业,80年代建立官地坪马头羊基地。1988年发展到2.31万头。桑植养羊业发展很快,曾位于湖南省第二位”。由此可见,桑植人民养殖马头山羊历史悠久,在当地居民风俗、嫁娶、饮食等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

下一步,桑植县将依托现有马头山羊种质资源优势,强化科学规划,统筹有序建设,将桑植马头山羊种质资源打造成为国家级保种场优势养殖资源。

责编:高甜甜

一审:高甜甜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