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30 10:44: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30日讯(通讯员 唐识瀚)重阳佳节,秋意渐浓,情暖乡间。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分行组织青年业务骨干组成金融知识宣讲队,深入对口驻村帮扶点——慈利县龙潭河镇伏龙村开展了一场以“守护钱袋子,幸福享晚年”为主题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将实用的金融知识和暖心的金融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精准聚焦,筑牢反诈“防火墙”
“大爷大妈,现在诈骗花样多,陌生电话要警惕,高额回报莫轻信,转账汇款先问清……”活动现场,宣讲队员针对农村地区易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语,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向在场村民详细讲解了“养老服务”“投资理财”“冒充熟人”等常见诈骗手法和识别技巧。队员们耐心叮嘱老人们,要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的原则,遇到可疑情况多与子女商量或立即报警,切实守好自己的“养老钱”“血汗钱”。生动的讲解引起了老人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讲解才知道陷阱就在身边,以后可得加倍小心。”
信用赋能,点亮诚信“指明灯”
“征信就像您的‘经济身份证’,记录着借钱还钱、合同履行的情况。好的信用记录,贷款买房、买车都会更方便,利率可能更优惠。”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如何维护良好信用记录、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以及不良征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村民们珍爱信用记录,树立诚信意识,让“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诚信动能。
慧眼识币,撑起现金“保护伞”
“大家看,真币在这个位置有清晰的凹凸感,水印也很立体……”宣讲队员手持新版人民币,通过“一转、二摸、三透光”的直观演示,向村民们传授识别假币的实用技能。同时,也告知村民若误收假币该如何正确处理,不得再次使用,应主动上缴银行或公安机关。村民们饶有兴致地拿起纸币对照学习,不时提出疑问,现场互动热烈。“学了这几招,以后收钱心里更有底了!”一位大妈高兴地说。
普法惠民,拧紧金融“安全阀”
围绕村民日常金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队员们简要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存款保险条例》等与村民权益密切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核心内容,解释了存款保险制度如何保障存款安全,提醒村民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远离非法集资、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次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形式接地气,内容贴民生,共发放各类宣传折页200余份,现场解答村民咨询30余人次,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村委会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及时、非常实用,像一场‘金融及时雨’,滋润了村民的心田,增强了大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责编:高甜甜
一审:高甜甜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