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辉 田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9 14:29: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锐 通讯员 刘纯辉
10月9日清晨,桑植县八大公山镇朝南坪村村委会院子内人头攒动。104户村民围着三张长桌依次签字、按手印、领钱,现场井然有序却又难掩喜悦。
“这钱攥在手里,心里才踏实!”文春和数着刚刚领到的现金,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这一天,430561.8元欠薪一分不少地发放到了村民手中。

汗水白流
这场横跨三年的讨薪长跑,始于一个美好的承诺。
2022年春天,朝南坪村104户村民与张家界金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张家界金吉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签下协议,租出土地种茶,农闲时去茶园采茶,年底凭工票和租地合同领钱。
“当时刘老板说‘跟着我干,保准有钱赚’,我们才把家里仅有的几亩地都租了出去。”文春和回忆道。
2022年采茶季结束后,当他第一次去找公司要2800元工资时,公司负责人刘良以“茶叶滞销、资金周转难”为由推脱。
“说等明年卖了茶就给,我们信了。”可这一等,就是三年。
2023年秋收后,20多户村民结伴去公司讨薪,刘良却躲在外地不露面。
“我孙子在镇上读初中,学费全靠采茶钱,这三年都是借亲戚的钱垫着。”村民赵丙枝说这话时,眉头紧锁。
镇政府出手
转机出现在2025年2月13日,正月十六。
朝南坪村的年味还没散,10多名村民就踩着积雪走进了八大公山镇综治中心。“我们实在没办法了,求政府帮帮我们!”
刚上班的镇党委副书记符友成,看着村民手里皱巴巴的工票和租地合同,当即召集3名工作人员,驱车赶往5公里外的金良生态农业公司。

“企业厂房里就剩几个工人,设备都积了灰。”符友成回忆,他们通过村干部联系上刘良,电话里刘良依旧以“资金困难”为由搪塞。
当天下午,镇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朝南坪村欠薪问题专班”,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抽调民政、司法、农业等部门8名干部,分成“走访核实组”和“企业协调组”双线作战。
接下来的3个月,专班干部开启“5+2”“白+黑”模式。
走访核实组逐户上门,白天帮村民找工票、补签证明,晚上在村委会整理台账;企业协调组则先后11次与刘良沟通,从最初的电话劝说,到后来的面对面谈判。
“有次下雨,符友成摔在田埂上,裤腿全是泥,还接着帮我算工钱。”赵丙枝对干部们的付出感激不尽。
法律途径破僵局
尽管专班做了大量工作,到4月底,刘良仍未兑现还款承诺。
“不能再等了,得走法律途径!”5月7日,镇政府邀请县人事执法大队到镇里召开座谈会,最终确定“诉讼+调解”双轨推进方案。
5月12日,专班干部在朝南坪村召开村民大会,可推选诉讼代表时却没人愿意牵头——“怕得罪刘老板,以后在村里不好立足”“不懂法律,怕办砸了”。
符友成蹲在村民中间,拍着胸脯说,“你们放心,镇里会帮你们找法律援助,全程陪着你们走流程!”最终,威望高、账目清的赵丙枝被推选为原告。
为了尽快提交诉讼材料,专班干部带着赵丙枝跑了3次县法院,帮她整理104户村民的身份证明、务工记录、租地合同,整整装了3个档案袋。
5月21日,当诉讼材料顺利提交到陈家河法庭时,赵丙枝握着干部的手说,“以前觉得打官司难,现在有你们帮着,心里有底了。”
巡回法庭定纷争
6月25日,镇村干部与陈家河法庭工作人员在村部搭起临时办公点,开始核对欠薪金额。
“有的村民说采了20天茶,企业说只有18天;有的租地面积算不准,得反复核对老账本。”符友成说,那三天,他们从早上8点忙到深夜11点。

7月24日,县委政法委牵头召开信访联席会,八大公山镇与县法院、人社局形成合力,制定“先调解、后执行”的方案。
8月11日,桑植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八大公山镇开庭,镇干部坐在村民身边当“后盾”,法官耐心讲解法律条款,刘良最终同意分两期支付欠薪。
“看到刘良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时,我眼泪都快下来了。”文春和说。
9月底,镇政府多次督促刘良筹集资金,10月8日,430561.8元欠薪全部汇入镇政府指定账户。
发放仪式结束后,文春和小心翼翼地用布包好钱,准备去镇上给孙子交学费。赵丙枝则第一时间给在外打工的儿子打电话报喜。
村委会院里的欢笑声,与三年前的愁容形成鲜明对比。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八大公山镇党委书记谭瑞说,这场历时8个月的讨薪攻坚,不仅追回了欠薪,更赢得了民心。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