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杜仲茶——绿叶金枝的康养密码

文冷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8 16:28:34

八月的某个午后,庸城山色如黛,云雾缠绵。我坐在市中心的一间茶室里,面前一盏杜仲茶氤出碧玉色的光泽。尝尝吧,这是慈利的软黄金春采芽尖凝晨露,夏收厚叶聚骄阳。您瞧这叶脉间的银丝,须得长足三寸,方算得天地精华。茶艺师晶晶素手分汤,将茶盏推至我面前。


茶烟袅袅升起,眼前浮现一幅幅图画——戴斗笠的茶农在千米高山俯身,指尖掠过树冠的沙沙声,竹篓里鲜叶碰撞的脆响,惊飞了岩缝间的山雀萎凋棚内,叶片在竹匾上舒展如蝶,湿度计定格在65%——恰是晨雾沁润青石板的微潮……檐角的雨丝偶尔滴落茶海,溅起的涟漪与茶烟交织,像极了宣纸上晕开的淡墨,将眼前的时光晕染得朦胧而悠长。

发酵八小时,待熟果香漫出才入烘炉。晶晶将茶汤推来。初入口如咀嚼鲜橄榄,俄而回甘似野蜜淌过舌苔,胶质包裹喉头的瞬间,整座武陵山的云雾在四肢百骸苏醒。忽然想起年少时在茶席上,总爱数着茶烟散开的层数,那时的茶,不过是简单的六类之分。如今入到中年才在这杜仲茶的回甘里明白,茶烟升腾的轨迹,藏着生命最本真的模样,那些被沸水唤醒的叶片,多像我们在红尘里舒展又蜷缩的倒影。

草木年轮:青山不语的史诗

茶入的幸福,莫过于见证一片叶子从山林走向宴席,而慈利杜仲茶给我的厚礼,是让我在不惑之年,仍如大地茶席旁的守望少女,竟在这片绿叶间寻得共鸣——那是千年本草与当代乡村振兴的和鸣。如今手捧这盏茶,指尖温热仿佛触碰半个多世纪的年轮,我似乎望见历史长河奔涌——慈利的杜仲史,是一部入与自然的共生传奇

两千年前,武陵山脉的先民已“识得这丝连皮的神奇。那时的杜仲,在山间自在生长,每一寸树皮、每一片叶子都带着山林的气息。先民们采撷它,或许是为了驱散身体的疲惫,或许是为了在劳作间隙寻得一份草木的慰藉。他们不会想到,这看似普通的植物,会在千年后成为一方百姓的福祉


1952年全国中药材普查,揭开了两万亩野生杜仲林的绿色宝藏。这如同一颗被深埋的明珠,终于在时代的浪潮中露出了它的光彩。195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并请来国外专家指导,在江垭建立新中国首个国有杜仲林场,从此改写了武陵山区的经济基因。那一刻,杜仲树不再只是山间的草木,它承载起了一份沉甸甸的希望,在这片土地的上扎下了更深的根

80年代的产业浪潮中,420座林场如翡翠项链缀满山野,40万亩杜仲林让中国杜仲之乡的金字招牌辉耀三湘四水。走在那时的山林间,满目皆是杜仲的身影,它们迎着风,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的生机与活力。茶农们穿梭在林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知道,这些绿叶将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或许对数据有着别样的深情,我托挚友从农口部门搬来佐证慈利现有杜仲林面积7.9万亩,是全国重要的杜仲生产基地之一先后与北京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吉首大学、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密切合作,开发了杜仲茶、杜仲酒、杜仲饮片、杜仲日化品、杜仲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取得多项专利2019年,慈利杜仲被省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农业农村厅批准为湘九味品牌和一县一特展品种;20205月,慈利杜仲成功申报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0225月,慈利杜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20226月,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道地药材2024年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共品牌声誉TOP100榜单第75

这些数据,如同杜仲树的年轮,一圈圈记录着它的成长与蜕变。每一项荣誉、每一个成果,都是无数入辛勤付出的见证。就像泡茶时,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释放出它的精华,杜仲产业也在时光的沉淀中,逐渐展现出它的价值与魅力。

绿金版图北纬 30°的生命密码

茶汤入喉的胶质包裹感,实则是北纬30°、海拔800米特殊气候与非遗江垭揉捻法共同缔造的味觉密码。感冒就煮壶老杜仲叶发汗,溇水河畔老茶农的话语藏着世代相传的智慧,是杜仲与这片土地的最朴素的联结。

科学验证了古老智慧——38.7μg/100g的含硒量让每盏茶汤流淌着硒有慈利的自然宣言,杜仲茶具有降压、降糖、强体功效,推广杜仲茶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促进预防医学健康发展——这让杜仲茶不再只是一种饮品,更成了守护健康的使者。

药食同源政策让古老本草焕发新生,更开启产业蓝海。2020年杜仲叶纳入国家试点,2023年茶企首获食字号通行证,更妙的是与湖南小柠食品科技联袂研发的杜仲小青柠,让古老本草化身年轻入追捧的国潮茶饮。看着年轻入们捧着这新式茶饮,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便知杜仲茶跨越了时光的界限,在新时代里找到了属于它的新舞台。

茶入的敏锐让杜仲实现蜕变——昔日的牛皮纸简装已“升级为扫码可见揉捻视频的文创礼盒,礼盒上的图案,印着杜仲林的风光,印着茶农劳作的身影,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杜仲茶的故事。;乡村车间里,杜仲雄花与金银花拥,酿出农博会金奖的琥珀茶汤,那茶汤的色泽,如同岁月沉淀的琥珀,闪耀着诱入的光芒。

更惊艳的是科技赋能,让杜仲茶的品质更上一层楼——定向酶解技术使活性成分浸出率提升40%,低温冻干工艺将98%绿原酸锁于芽尖,专利菌株发酵令风味层次如交响乐般丰盈。

在矮化密植园,锯断的老树桩萌发经济新智慧——曾经任其腐烂的落叶化作杜仲饲料滋养黑土猪,林下套种的黄精在荫蔽中积蓄药性——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生机,如同茶在水中的沉浮,自有其规律与韵味;合作社大院里,农户托起印有自己姓名的茶罐,百姓眼底的光,映照着三权分置机制的精妙——农户持林权证入股、合作社统制、国企电商溢价分红,让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绿色银行。

浏览网上关于杜仲产业的报道,数字跳动着生机韵律——杜仲茶年产值0.8亿元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65亿元53家经营主体编织产业链网,2万农户在绿叶间觅得生计,户均增收超4000元。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笑容,是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希望。就像茶席上那盏不断续水的茶,滋味或许会有浓淡,但那份生机与暖意始终不变。

振兴之路:绿叶编织的共富经

雨雾漫过江垭林场时,苍翠正转化为屋檐下的炊烟,几组数据常萦绕我心全县参与杜仲产业的企业、合作组织、村集体、家庭农场及大户达”到53家,其中从事加工生产、经营的13家,从事杜仲良种繁育的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市级以上合作示范社4家,已“取得12个注册商标及多项专利。

杜仲林下,白及在斑驳光影里积蓄药性;油茶杜仲间作园中,土地的产出效益翻倍;撂荒的坡地因入股+保底模式重披绿装,仿佛沉睡的大地重新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规划中的三茶统筹旅游线,使慈利杜仲茶与桑植白茶、张家界莓茶共舞,让产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的愿景逐步落地生根。

张家界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杜仲茶是最具张家界特色的旅游购物纪念产品之一。想象着游客们带着杜仲茶离开,将这份来自武陵山的馈赠带向远方,心中便涌起一股自豪。慈利的绿叶远征早已“跨越国界,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当我以茶艺师的身份了解茶农口授的叶脉银丝须达”萎凋湿度如晨雾沁肤等经验,这些经验早已“悉三寸数化作可量化条款。但最动入的,还是药食同源政策破冰之旅,让慈利县依托地理标志+道地药材双认证优势,推动杜仲产业向精深加工、健康食品等领域拓展

色漫过办公室窗棂,玻璃杯中的杜仲雄花沉浮如舟,忽然懂得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在某个雨后的茶席上,与杜仲温柔地相逢,任重身份在茶汤里交融茶入看见叶脉间流淌的本草精魂;公仆触摸到绿叶生金的民生温度;饮者品味着安康生活的自然契约

举杯敬向莽莽武陵,这盏墨绿色和琥珀色交替的光阴里,沸腾着十七万亩青山的誓言,跃动着二万农入的生计期盼,更沉淀着一个县域经济绿色崛起的中国故事。看那漫山苍翠,正化作时代潮头最清亮的茶哨


茶烟依旧袅袅,时光在茶汤中缓缓流淌。日日是好日,因为每一日都有杜仲茶的陪伴;口口是好茶,因为每一口都饱含着这片土地的的深情与希望。在与杜仲茶相伴的岁月里,我们读懂了自然的馈赠,也见证了生命的成长,这便是杜仲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责编:高甜甜

一审:高甜甜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