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8 11:26:36
10月24日,一面写着“残联护航康复路,真情点亮希望灯”的锦旗被送到了芦淞区残联。这是八岁残疾儿童荣荣(化名)家长的满心感激,更是对芦淞区残联关爱帮扶残疾儿童、扎实推进康复救助工作的认可。

荣荣在4岁时被确诊为发育迟缓伴孤独症,初入通慧教育康复机构时,他注意力涣散、情绪失控、学习慢且回避社交。在芦淞区残联将其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后,经过系统干预,荣荣不仅能力显著提升、性格变得开朗,还学会了主动分享打鼓趣事。家长激动地表示:“多亏了这么好的政策!太感谢残联了!”
荣荣的故事,只是芦淞区残联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关乎孩子未来的 “抢救性工程”。近年来,芦淞区残联始终将改善残疾儿童身体状况、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作为核心使命,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实事政策落到实处,以“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秉持“应救尽救、精准救助”原则,扎实推进 0—17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让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持续提升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确保救助工作精准高效,年初,芦淞区残联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残疾儿童摸底调查与康复评估,逐一对有康复需求的儿童进行精准识别,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多年列为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和“一把手工程”,严格贯彻落实省、市残联工作部署,强化组织领导,为工作高质量推进筑牢根基。

政策的温度,需要让更多人感知。区残联以“爱耳日”“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不仅帮助残疾儿童监护人清晰知晓惠残政策内容与申请流程,更让社会各界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爱民情怀与惠民决心,营造良好的助残扶残社会氛围。
康复质量是救助工作的生命线。在加强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动态管理过程中,区残联联动社区专职委员、第三方监测督导机构,对承接康复训练的机构开展全程监测与不定期检查,从内部管理规范、风险防控强化到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全方位推动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同时,通过“面对面访+电话随机抽查”的动态监督模式,实时掌握残疾儿童康复进展,针对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加强业务指导与资金监管,确保每一笔民生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截至10月,该区已为88名听力、肢体、智力及孤独症0-17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完成率达230%。(郭强)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