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集政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7 15:01:09
文/蒋集政
首次知道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当然是在中学时期学习辛亥革命史时。首次“接触”黄兴,是在1985年,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寒秋时节,从家乡县城第一次到长沙出差,在欣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后,参观瞻仰黄兴墓。
民国五年(1916年)10月31日,黄兴因积劳成疾病故于上海,时年仅42岁。民国六年(1917年)1月5日,灵柩运抵长沙,同年4月15日,以国葬礼葬于岳麓山。
黄兴墓坐西向东,由三层近百级石砌台阶步入墓地,墓前矗立的塔形碑柱为一整块四棱形乳白色岩石琢成,高11米,气势雄伟,正面嵌铜制墓碑,上镌“黄公克强之墓”,塔形碑柱下方四面以紫铜嵌刻墓志铭和四块挽词。蔡锷挽联云“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公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墓塔底正面底部镶嵌的铜扁上有黄兴《墓志铭》,由章太炎撰写,赞其“死为鬼雄,以承炎黄”;孙中山亲自写下《祭黄兴文》,文曰:“惟公之生,为众所瞻仰,远迩所震惊,群竖所疑忌,国家所尊崇……”

而第一次参观黄兴故居则是在2005年3月,当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城乡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每个市直部门联点一个城区街道社区或一个农村乡镇行政村,市政府研究室被安排联点长沙县黄兴镇黄兴新村,我有幸带队到黄兴故里驻点一个月。
黄兴故居位于黄兴新村上凉塘组,为黄兴祖业,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主体建筑座西北朝东南,是一组土坯墙青瓦平房,二进五开间四合院式,有上下堂屋和茶堂,左右两边为横屋和杂屋,共计房间48间。黄兴(1874—1916年),字克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10月25日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22个春秋。
1903年,为筹集革命活动经费,黄兴先后将故居连田产卖掉,随后几易其主。1912年12月,黄兴回到久别的故乡,在此写下“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风歌好不如归。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黄兴故居收归政府,分配给7户农民居住。1980年,成立黄兴故居纪念馆。1981年,迁出农户,并对部分房屋进行修复。同年,黄兴故居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故居纪念馆成立后,先后进行三次修复。1980年至1981年第一期修复工程,修复正屋12间,征集黄兴故居家具原物及用品28件;2001年,第二期修复工程,维修了12间正屋,修复了两厢41间房屋,征集一批晚清家具、农具和生活用品,进行全面复原陈列;2004年,第三期修复工程,修复护庄河和后花园。至此,黄兴故居得以全面恢复。
时光匆匆,距离当年“万名干部下基层”不觉已过去了20年。2025年国庆假期,秋分节气后秋高气爽,趁空闲,与爱人再次前往黄兴故居。
来到黄兴故居门前,与20年前并无二致。故居右滨浏阳河,前朝鹿芝岭,四望平畴,阡陌纵横。故居前三口水塘并列,昔日塘畔遍植垂柳,林木茂密,浓荫蔽日,暗送清凉,凉塘因而得名。故居正门门额上方嵌一个“乾”字,两边楹联“惠风和畅,化日舒长”。
走进故居,就感受到浓郁的江南农家大庄院的风格。正厅门前左右两边各栽种一棵桂花树,左边的桂花树树干更粗大、枝叶更繁多,据介绍已有100多年树龄。门额上嵌一个“福”字,有“蒙庆受福,长乐永康”门联;屋脊正中堆塑的福禄寿三星像,和蔼可亲;正门右侧廖承志题写的“黄兴故居”匾,字体刚劲有力;正门两侧窗额彩绘梅兰竹菊,两边横屋门额分别上书“南轩”“稼圃”,散发“耕读之家”的浓浓韵味。
故居内的陈列倒是有很大变化,记得当年的陈列除真实反映黄兴的家庭概貌和他成长的环境,展示晚清民俗特点,东厢房内专门辟有黄兴生平事迹陈列馆,介绍黄兴一生的主要功迹,如今改为了黄氏家训陈列,黄兴生平事迹陈列已移至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纪念馆。
黄兴家族是北宋大文豪黄庭坚后裔。黄氏家训陈列包括“黄氏家训的初步起源”“‘笃实’‘无我’家训的形成”“黄兴家训的传承”。黄兴将“笃实”“无我”贯穿一生,并言传身教与子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黄兴和他的子女们牢记家风家训,始终坚守正义,坚持民族大义,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赤诚报国,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纪念馆位于黄兴故居后花园,2011年9月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建成开放。纪念馆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展陈面积2000平方米,采用上下两层结构,通过文物、雕塑、多媒体等形式系统展示黄兴、蔡锷、宋教仁等湘籍革命志士在1901—1918年间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历史贡献。
黄兴被称为国内第一个革命团体华兴会的创始人,中国同盟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者,身先士卒的武装起义总指挥,力挽狂澜的革命军战时总司令,开创民主共和的第一功臣,始终践行“笃实”“无我”的革命领袖。
早在1920年9月,毛泽东就这样评价:“中国维新,湖南最早。丁酉戊戌之秋,湖南人生气勃发,新学术之研究,新教育之建设……全国无出湖南之右……”“湖南自有黄克强,中国乃有实行的革命家。”黄兴对长沙县、对长沙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长沙市就有以黄兴命名的黄兴路,黄兴路原名南正路,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1941年为纪念黄兴而更名,如今更是贯穿天心区、芙蓉区、开福区的南北向主干道,全长5.25公里。21世纪前后,黄兴南路改造为集购物、餐饮、文化于一体的步行街,特地修建了黄兴广场,增设了黄兴铜像等地标。
长沙县政府从开福区唐家巷移址星沙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特地新辟黄兴大道。黄兴大道北段起于安沙镇龙角湾,向南经黄花镇连接星沙城区,南端延伸至黄江公路,形成长达10.38公里的南北向主动脉。
黄兴对长沙县、对长沙市的影响当然不是命名一条黄兴路、一条黄兴大道,设立几尊黄兴塑像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长沙人民继承黄兴“笃实”“无我”的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高质量推进现代化长沙建设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张芷瑜
一审:张芷瑜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