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映院场 夜话暖民心——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妈妈夜话”活动侧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16:53:26

湖南日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

10月23日傍晚,随着盏盏路灯次第亮起,一场以“情暖桑榆度重阳,同心共筑幸福家”为主题的“妈妈夜话”屋场会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拉开帷幕,200余名村民参加。​

活动中,区、街道、社区三级“妈妈夜话”调解队伍全员到场,区委政法委、区应急管理局、区妇联、区人民医院等1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与专家带着“服务清单”下沉,将医疗义诊、政策解读、矛盾调解等分散资源拧成“一股绳”,让村民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一站式”便民服务。​

活动现场

礼包递手间,重阳温情提前抵达

“再过几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今天咱们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企业的爱心,提前送到老人们心坎!”主持人的话音刚落,活动首个暖心环节便应声开启。​

区应急管理局、区妇联、区卫健局联合爱心企业宝峰湖公司,早已为社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失独老人及城乡特困老人备好了“健康长寿大礼包”——里面装着米、面、八宝粥等实用物品。16位老人代表在家人的搀扶下坐到前排,各部门负责人亲手将礼包递到老人手中,还不忘俯身叮嘱:“天气转凉,您要多注意身体,有困难随时找我们。”​

不远处的义诊摊位前,早已排起了蜿蜒的长队。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边细致地为居民测量血压、做心电图,一边拿着体检单耐心讲解:“大爷,您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少盐少糖,多出门散散步。”刚做完检查的张大爷对着医生连连道谢:“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检查身体,省去了我们跑医院的麻烦。”​

义诊摊位前排起了蜿蜒的长队

家教传妙招,知识抢答乐翻全场

“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注意了!遇到孩子叛逆、不愿沟通,咱们可得‘多听少说’,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活动中,张家界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人才团队讲师刘丽君手持话筒走到场地中央开始分享。

刘丽君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核心条款,结合村民们常遇到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如何化解亲子矛盾”等实际问题,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讲解构建和睦家庭的方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支招。分享过程中,不少村民拿出手机记录重点,还有人忍不住小声和身旁的邻居交流:“她说的这点太对了!我家孩子最近就总跟我对着干,以后我得改改说话方式。”讲解结束后,主持人特意留出几分钟让大家消化,现场不时响起阵阵认同的点头与讨论声。​

“接下来咱们玩个小游戏——知识抢答!答对有奖品,大家可要积极举手啊!”主持人的话音刚落,现场瞬间沸腾起来。“除了婚丧事宜,还有哪些酒席不适合办?”问题刚抛出,坐在前排的邓大妈就猛地举起手,声音洪亮地回答:“庆生祝寿、搬新家的酒席不能办!”“回答正确!”工作人员立刻递上奖品,邓大妈高兴得合不拢嘴。

“陌生人找你问路,还想让你带路,该怎么办?”问题刚说完,一群小朋友就高高举起小手,有的甚至踮起脚尖喊:“我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要告诉警察叔叔!”村民们也不甘示弱,遇到“医保报销需要哪些材料”“遇到矛盾纠纷该找谁调解”等问题时,纷纷踊跃抢答。这些题目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欢快的氛围让夜色都变得格外活泼。

群众积极参与答题互动

答疑解难题,干群同心筑幸福

下面,咱们进入最关键的部分!老乡们平时有啥烦心事、疑问事,不管是家里的矛盾,还是政策上的困惑,今天都可以敞开心扉说出来,咱们现场帮大家解决!”主持人的话刚说完,村民毛大叔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脸上满是焦急:“我最近总接到陌生电话,说我孙子在外面欠了钱,让我赶紧打钱过去,这是不是骗子啊?我都快急死了!”​

听到毛大叔的问题,负责反诈宣传的工作人员立刻拿着反诈手册快步上前,坐在毛大叔身边逐条讲解:“大叔您别着急,这肯定是诈骗电话!您记好‘四不原则’——不接陌生可疑电话、不点陌生链接、不扫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以后再接到这种电话,直接挂掉,或者打110报警!”毛大叔紧锁的眉头才终于舒展开:“这下我就放心了!多亏了你们今天提醒,不然我可能真要上当了。”​

随后,村民们陆续提出自己的问题:“我和邻居因为宅基地边界闹了点矛盾,一直没解决,该找哪个部门调解?”“我家孩子在外地读书,医保报销能不能在网上办?”“夫妻之间吵架拌嘴,有时候吵得厉害,有没有啥办法能好好解决?”面对村民们的疑问,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医保中心、区妇联等部门的负责人逐一耐心倾听、细致解答,不仅给出明确的政策解释,还提供具体的解决步骤和联系方式。一句句贴心的回应、一个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村民们的问题得到解决,疑惑得到解答。

【记者手记】

“她力量”激基层治理新动能

“妈妈夜话”最动人的亮色,莫过于对“她力量”的深度激活。妇女骨干们从“家庭主妇”变身“多面手”:既是政策传递的“宣传员”,用通俗语言把党的好政策讲进村民心里;也是矛盾调解的“调解员”,以女性特有的耐心与共情,化解邻里间的小摩擦、家庭里的小矛盾;更是群众需求的“服务员”,精准捕捉村民的急难愁盼,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暖心桥梁”。正如区妇联主席胡晓曦所言,推动“妈妈夜话”常态化、品牌化,本质上是让“她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夜话声”传遍武陵源的每一个乡村院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热闹的活动,更是基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从“干部主导”到“群众参与”,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以夜为媒,以话连心”,这简单的八个字,藏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

未来,当更多“妈妈”走上基层治理的舞台,当“夜话”的温暖延伸到更广阔的乡村大地,基层治理必将焕发更蓬勃的生机,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图景。

责编:王振亚

一审:王振亚

二审:王文隆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