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15:48:43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包括各类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在内的特殊食品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为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长沙市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发力,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特殊食品“防护网”。
生产端:自动化+可视化,守住安全第一关

在湖南长沙某乳企智慧工厂的生产车间内,从原料验收、奶粉混合到最终灌装封口的全生产链路,均实现自动化精准控制,核心环节几乎无需人工直接接触,最大程度减少了污染与误差风险。
员工进入车间前,必须严格遵循一套标准化流程:涵盖换鞋、更衣、消毒、风淋等十余个关键步骤,且不同洁净等级车间的无菌服材质、穿戴层数及消毒频次均有明确区分,从物理隔离到微生物防控形成全链条防护。车间空气经过三级过滤,通过科学管控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数值控制在极低范围,确保“十万级洁净度”的生产环境。

“我们不仅依靠自动化设备自带的参数监控,还接入了长沙市可视化监管平台和非现场监管平台。”该企业的品控负责人介绍,企业在关键岗位安装了9个监控摄像头,实时传送画面至监管系统,AI自动巡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系统会立即预警,市场监管部门随即上门核查。
每一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还需经过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80多项指标的“全项检测”,合格后方可放行。市场监管部门还会不定期进行“飞行抽检”,双重保险确保出厂安全。
销售端:专区专柜+智慧查询,让消费更透明

在长沙市天心区特殊食品经营示范街,每家店铺都严格执行“专区销售、专柜存放、专人管理”的要求。所有特殊食品集中陈列,并清晰标注产品类别,避免与普通食品混淆。
针对消费者常混淆的“保健品”与“保健食品”,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现场科普:“‘保健品’是公众对‘宣称有保健功效产品’的统称,涵盖固体饮料、按摩器械等,无统一标识且缺乏专门法规监管;但保健食品从研发到销售均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审批门槛高、标准严,包装上的‘蓝帽子’标识及批准文号是核心识别标志。”该工作人员特别提醒,保健食品仅用于“调节机体功能”,包装上会强制标注“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严禁宣称治疗疾病。

对于特医食品与药品的区分,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特医食品针对进食困难老人、术后患者、罕见病人群等特殊营养需求群体,作用是‘补充营养、支持身体机能’,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包装上的‘小蓝花’是其专属标识;药品则用于‘治疗疾病’,有明确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二者不可混淆。”

市民若对产品真伪存疑,可通过“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输入批准文号,查询产品配方、生产批次等信息。一旦发现假冒或虚假宣传,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监管端:智慧大脑+全链条追溯,实现闭环管理

在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监管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长沙市特殊食品智慧监管平台”的运行情况。全市所有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均已接入该平台,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监管。
“通过‘可视化监管’‘一企一码’‘电子表单’等手段,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链条信息整合。”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食处副处长蒋波介绍,平台具备“全覆盖、全时段、全信息”特点,能24小时监测企业生产状况,自动识别预警异常情况,并记录企业所有监管信息,确保问题可追溯、风险可控制。

此外,长沙市场监管部门还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每年随机抽选店铺核查进货台账、储存条件等,每两年实现所有经营店铺“全覆盖”检查,检查结果实时录入平台并向社会公示,既强化商家敬畏心,也为消费者提供监督依据。“从生产端的追溯码、销售端的专区管理,到监管端的智慧平台,我们通过‘环环相扣’的管控,让每一件到消费者手中的特殊食品都经得起安全检验。”蒋波说。
如今,长沙以全链条、智慧化的监管举措,让特殊食品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助力器”,持续提升市民消费安全感。此次探访让特殊食品选购要点更加清晰:消费者可牢记“蓝帽保健蓝花医,宝宝奶粉看YP”口诀,通过认标识、扫追溯码、看销售专区,精准选购合规产品,选对产品,用对场景,从而真正享受特殊食品带来的健康保障。
(来源: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高洁
一审:高洁
二审:陈大勇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