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08:17:42

编者按:今年4月,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探索实施“支部建在产业上”,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党组织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今年10月至11月,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将围绕西洞庭管理区“支部建在产业上”这一主题,聚焦该区新材料、食品加工、生态农业,推出一系列重点企业、乡村产业报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卓萌 通讯员 丁慧 文华
10月22日,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邓权塑业科技(湖南)有限公司二期智能化车间,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生产线高速运转,经过自动化生产与严格质检,直径达3米的巨型克拉管从核心工艺线上缓缓下线。这是目前湖南省内最大口径的塑料管道,彰显着这家本土企业的制造实力。

邓权塑业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塑料管道系列产品的产销研、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湖南省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年产能达10万吨,产品覆盖17大类2000余品种,销售网络遍布湖南、湖北、安徽、海南、云南等30余个省市,产品销往亚洲、非洲市场。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挑战,邓权塑业以党支部为“红色引擎”,通过党建与经营的深度融合,实现降本增效与创新发展。
“我们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既延续支部建在链上的组织传统,又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公司党支部书记、行政总监张林丽说。公司现有员工一百余人,6名党员均是中高层骨干,分布在行政、生产、营销等关键岗位,如同精兵强将组成的“铁军”。

党支部将力量凝聚在“创新链”上。党员们带头攻坚,在新产品、新配方、新工艺的研发上持续投入。生产部门负责人、党员孟伟对产品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在西洞庭地表水厂等供水项目的管材供应中,尤其面对定制的大口径管道需求,他带领团队精准测算、攻克技术难题,全力保障“订单就是军令状”,按时按质交付。截至目前,公司申请发明专利上百件,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2件,这些创新成果直接转化成了市场竞争优势。
党支部同样将战斗力延伸至“资金链”。“融资难、融资贵”是许多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邓权塑业的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积极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接,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路径。通过抵押公司近30件发明专利,成功融资3000多万元。“这笔低息、高效的融资,为企业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提供了强劲动力。”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建赋能还体现在产业链协同上。西洞庭管理区每月一次的“暖企座谈会”成为精准服务企业的平台。企业提出的物流、生产、人才等各类“急难愁盼”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快速解决。针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劳资关系问题,邓权塑业党支部向园区新材料产业党总支反馈后,区人社局迅速安排专人入企,一对一讲解政策,并开展“工伤保险预防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为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文化链……党建如春风化雨般融入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引领企业持续引进智能设备,开拓国内生产基地4个,拓展管道安装、修复工程领域,拓宽亚洲、非洲市场,“面向未来,我们将坚守市场为王、产品为本、文化生辉,坚定不移地迈向行业领先品牌。”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卓萌
一审:卓萌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