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3 18:00:55
10月24日,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楠木村党支部书记熊杰通过直播推介当地农产品,屏幕下方订单不断滚动。得益于村党组织带领乡亲探索“党建+特色产业”之路,将党旗插在产业上、让党员冲在发展一线,昔日普通村庄,如今焕发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勃勃生机。
筑强产业根基,激活发展“新动能”
“楠木村立足资源禀赋,走黄桃特色产业路,让党组织成为产业‘领航员’。” 熊杰介绍,过去,楠木村黄桃种植规模小、经营分散、销售渠道单一,村民增收难。近年来,村党组织将党建引领贯穿产业发展全程,从标准化种植、品牌打造到市场开拓,让小黄桃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果”。
为破解销售难题,村党支部牵头组建党员先锋队,探索“线上+线下”双轮销售模式。党员干部主动学新媒体技术,化身“带货主播”,拍摄黄桃种植管护短视频、讲述产业故事。村里还邀请专业团队开展直播培训、建标准化直播间,党员干部轮流直播带货,彻底打通线上渠道。今年,楠木村黄桃线上订单大幅增长,清晨采摘的鲜果当天发往周边城市,“卖果难”不再是问题。
推动产业协作时,党组织划分“党员责任区”,实行分工负责。党员干部根据各自特长,承担电商运营、客户服务、线下分销等职责,形成“运营—客服—销售”全链条机制。黄桃成熟季,全体党员下沉果园,参与分拣、包装、发货,确保鲜果快速送达。此外,村党组织整合桃林资源,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品牌标识与包装标准,提升“楠木黄桃”影响力,成功开拓省外市场。
为提升黄桃品质,村里建立“党员技术包联”制度。种植经验丰富的党员与技术骨干结对普通农户,提供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的一对一指导。在党员带动下,村民管护水平提高,黄桃亩产增幅超 15%,果品甜度、外观改善,优质果率稳定在90%左右。
擦亮生态底色,描绘乡村“高颜值”
楠木村不仅推动黄桃产得好、卖得火,更将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支撑,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打造兼具乡土风情与现代气息的美丽家园。
村党组织实施“党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党员志愿者带头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清理村庄垃圾杂物、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主干道、公共区域装节能路灯,实现四季有绿、夜间有光。村民程大姐说:“以前村里环境没人管,现在党员带头干,大家也自觉维护,村里干净了,心情都舒畅!”
依托千亩桃园,楠木村深挖生态与文化资源,推动农旅融合。春天桃花盛开时,党员和村干部策划“汉服映桃花”活动,志愿者参与路线规划、场地布置与游客服务,吸引周边游客赏花观光。烂漫花海中,身着传统服饰的村干部与村民互动,楠木村成了春季热门乡村旅游地。
黄桃成熟季,村里开设“党员示范采摘园”,推出“现场采摘+直播带货”模式。游客可亲手采摘、感受农耕乐趣,党员主播同步直播展示果品,带动线上销售。农旅融合不仅提升黄桃附加值,还催生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拓宽村民收入来源,实现“一业兴、多业旺”。
汇聚民心暖流,提升百姓“幸福感”
在楠木村,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与生态建设的成果,正转化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黄桃产业蓬勃发展,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除种植收益外,不少村民在合作社、电商直播间、农家乐务工,月均增收千余元。村党组织优先安排困难家庭、留守妇女参与产业,帮助他们顾家、增收“两不误”。
随着村集体经济壮大,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村里投入集体收益改造基础设施,全面硬化村内道路实现“户户通”,解决“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出行难题;建成设施齐全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图书室、健身器材,丰富群众精神生活。逢年过节,村里还开展文艺演出、敬老慰问,推动形成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的文明乡风。
展望未来,楠木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延伸黄桃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让黄桃成为强村富民的“金字招牌”,在乡村振兴大道上行稳致远。
责编:马曼雅
一审:马曼雅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