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听溪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10-23 16:19:08
近日,《湖南省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行动计划(2025—2026年)》发布。文件名中“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行动计划”这个提法,在全国来说尚属首次。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58.37%。《行动计划》中,鲜明地用“两年期限”指明了赛道冲刺的“时间节点”,用“四端发力”打开了战略攻坚的“作战地图”。预示着从制造产业到消费蓝海,一场关于“渗透率”的争夺战将在湖南打响。
这既是对湖南新能源汽车产能高居全国第四这一基本盘的回答,也是对目前湖南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依旧停留在全国二十名开外这一现状的应对。
首先,请看时间表和任务书——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底,将全省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缩小在6%以内;到2026年底,实现全省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与全国持平。
意味着这不仅是追赶和冲刺的两年,同时也是进一步激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潜力的两年。让产业链优势真正转化为市场动能,让“湖南造”真正服务于“湖南用”。同时提升渗透率,以最快的速度跑出“后发先至”的效果,实现绿色赛道上的极速“狂飙”。
那么,渗透率究竟该如何提升呢?
接下来,请看路线图——
《行动计划》根据当前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些痛点、堵点问题,作出了回答,并明确指出要在以下“四端发力”:
消费端——筑巢引凤,让购车意愿“热”起来。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核心,在于解开消费者的“心结”。针对一般消费者“不敢买、不便买、买不起”等难题,精准施策。比方说创新场景购买模式,“不敢买”就探索“以租代售、经营性租赁”等多元化手段;“不便买”就加快建设网点,在县级城市及偏远地区开设交付中心;年轻人“买不起”就推出“低首付、长周期金融方案”;同时加强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管理,提高保值率,让消费者真正“愿意买”“买得舒心”。

商用端——率先替代,让示范效应“强”起来。公共领域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突破口。在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等领域推行新能源汽车批量替代,可谓“一举多得”,不仅可以加快转型升级、带动绿色消费,还可以带动技术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更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助力环境改善。再加上国四及以下老旧货车淘汰与高速通行费优惠的双重激励,可以起到“标杆”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持续跑出发展“加速度”。
补能端——织密网络,让用车体验“畅”起来。充电便利性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生命线”。为了让“补能”实现“百花齐放”,可谓“煞费苦心”:在城市居住区推行充电桩“统建统服”;在高速沿线新建大功率充换电站;在农村地区实现充电站“乡乡全覆盖”、充电桩“村村全覆盖”。多措并举,形成一个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体系,恰好地解决了“里程焦虑”,使新能源车能够真正“畅行无忧”,更好地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政策端——精准托底,让发展动能“足”起来。产业狂飙离不开政策春风的吹拂。消费品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财政资金补贴、充电消费补助;核心路段路权放开、公共场所停车费减免……一系列“组合拳”,既有“真金白银”的支持,又有“便民利民”的举措,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又有力地激活了消费潜力,为渗透率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好的“助推器”。

当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存在较大差异时,必然需要付诸行动来加以改变。而渗透率也不是光凭“喊口号”就能提升的,更需要实实在在的“亮剑”之举。
“两年为期”,是承诺更是责任;“四端发力”,是路径更是底气。只有真正让消费者有购买意愿、让商用车辆示范引领、让“补能”提供保障、让政策提供支持,湖南新能源汽车才能突破渗透率的“天花板”,真正驰骋在三湘大地,实现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责编:万璇
一审:万璇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