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湘言: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南落地见效

辛湘言   新湘评论   2025-10-23 16:16:19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是指引我们砥砺奋进、不断前行的思想旗帜。新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与前四卷构成内容上一脉相承、思想上不断深化的有机整体,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结合实际学好用好,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南落地见效。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今年7月在山西考察时他再次指出,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近年来,湖南通过开展“一树两严”专项整治、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等,推动正确政绩观在全省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普遍自觉,但还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从现实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政绩观不正确有关,在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政绩观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尺。无论是促发展、还是推改革,都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探索在财力吃紧情况下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相结合,持续谋划和抓好稳岗就业、医疗教育、保供稳价等民生事业,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观,进而产生不同的发展效果。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增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勇于承受转型发展带来的阵痛,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不搞寅吃卯粮、透支未来那一套。大力弘扬“实”的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坚决纠治违规举债、弄虚作假和搞“数字游戏”“数字出官”等问题。正确处理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既只争朝夕、争分夺秒拼经济,又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事。遵循发展规律,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产业建设,都要算好投入产出账,善于算总账、算大账、算生态账、算长远账,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甚至赔钱赚吆喝。

图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围绕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怎样把国家所需和湖南所能有效结合起来,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指引,是我们必须解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实践中,既要立足湖南看湖南,更要跳出湖南看湖南,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最需要湖南承担什么,放眼全国乃至全球谋划推动湖南发展,充分发挥湖南综合成本低、城市气质受年轻人喜爱等比较优势,把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具有湖南标识度、具体化实体化可量化的重大谋划、重点改革、重要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湖南的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4次来湖南考察,叮嘱湖南持续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对于湖南来说,能不能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关键要看“三个高地”建设的成效。这就需要加快推进“3+5+3”标志性工程建设,并注重谋划实施一批新的重大项目,不断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做优质量,以湖南一地一域发展为全国全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多篇著作对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深刻论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湖南的基础条件决定了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跟风跟不好容易“水土不服”,而且很容易造成内卷,带来产能过剩、资产闲置、债台高筑等问题,必须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此,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七个一”举措、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等重大部署;在9月15日召开的互联网岳麓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又明确了湖南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设想,在5个领域明确若干重点发力的具体赛道,并分别选出10个左右的标杆企业、10个左右的示范应用场景给予滚动支持,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符合湖南实际的新质生产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抓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就是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制约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还不少,比如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新旧动能接续乏力、产业集聚效益偏弱、科技创新驱动不足、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对外开放能级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负荷较重、民生保障水平不高、安全风险隐患较多,等等。湖南把大兴调查研究摆在突出位置,常态化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建立调研信息报送系统,健全省领导下沉督导、省直单位与市县“同题共答”等机制,以此推动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引导全省党员领导干部扑下身子察实情、干实事,既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又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改,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落实、提质增效。

图片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等“六个必须坚持”,系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单列成章进行论述,体现了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和实践要求。湖南不沿边、不靠海,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需要我们打开视野,向改革要思路、向创新要办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赋予湖南“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坐标定位去思考,坚持闯出新路、奋勇争先,切实将区位劣势变成发展优势。

创新促发展,改革添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湖南以此谋划推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369+12+14+N”的总体框架,首批12项、第二批14项重点改革全面铺开,零基预算、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和学科专业优化、机器管招投标等改革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得到激发。面向未来,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就是有问题才改”的嘱托,紧盯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紧盯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紧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完善重大改革谋划部署、协同推进、督促检查等机制,谋深抓实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规范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等重大改革举措,接续推动零基预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改革部署落地见效,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活力。

湖湘文化素有“敢为人先”的精髓特质,湖南人的血液里有“睁眼看世界”的自觉和改革创新的基因。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尤需把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起来,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兼收并蓄的开放胸襟,发扬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厚植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干事创业的文化土壤,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三湘大地蔚然成风,努力打破“不可以”的旧观念,勇于挑战“不可能”,开创新局面。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用“六个如何始终”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作出系统阐释,并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为强化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湖南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全省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但从查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情况看,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还没有彻底铲除,反腐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着力从政治上来解决。在新的征程上,必须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扎实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进一步引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政治忠诚、提高政治能力,下大力解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存在的落差温差偏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强化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这需要我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持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深化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整治,坚决惩治插手干预、利益输送、监督缺位、履职不公等问题,斩断权力和资本勾连的纽带。持续深化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问题专项整治,对隐身幕后谋私贪腐等新表现新动向,注重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高发现和防治问题的能力,让新型腐败无法得逞、隐性腐败无处遁形。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如果把腐败犯罪比作“溃坝”,不正之风就是“蚁穴”,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就需要深刻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的特点,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努力实现从严“惩”、精准“治”、有效“防”相统一。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四风”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更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改进作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推动发展、服务群众。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立足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主攻方向和工作抓手,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更好担当作为。

责编:万璇

一审:万璇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