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1 19:35:24
文|吴先发
感恩老师,幸遇同学!
踩在母校既熟悉又陌生的石板路上,遇见姚正清老师、姜蓓老师,脑海里总忍不住在两处停留。一处是记忆里长沙县梅花农场那口老井,井水清冽,曾映过我们晨读时的身影;另一处是如今智慧物流实验室里闪烁的荧光屏,光影流动,藏着新一代物院人的逐梦模样。感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龙吟书记的盛情,10月18日,我这个1981年揣着录取通知书的山里娃,如今以校友的身份重返这片土地,赴一场 “物院六十载・智链新征程” 的邀约,胸腔里满是跨越四十年光阴的温热与感动。

六十年岁月峥嵘,母校的蜕变早就是一部藏在时光里的传奇。1965 年播下的那粒教育火种,从常德落路口,到长沙县梅花村,再到长沙闹市区,熬过了物资短缺的艰难岁月,终于在 2005 年长成了全国唯一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高职院校。我总想起当年的光景:两个班的同学挤在农场仓库改成的教室里,冬天漏风、夏天闷热,却没人抱怨;财会课上,算盘噼啪声此起彼伏,是那时最鲜活的上课铃。而现在,校园里在校生已超九千人,八个二级学院,就业率稳稳站在九成以上,曾经的算盘课堂,也变成了 1+X 证书制度试点的前沿阵地。可有些东西始终没变 —— 刻在物院人骨子里的那股劲:梅花岭上啃书本的韧劲,五美山下探真知的执着,就像母校从物资学校到物流名校的跨越,从来都是在坚守里扎根,在变革中新生。
母校教给我的,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刻进人生的 初始编码。1983 年毕业时,我攥着老师手写的《会计基础》笔记离开,笔记本扉页上 “账册即良心” 的叮嘱,成了我后来几十年的行事准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那些年,我走了不少路:从省物资厅的会计,到海南办事处主任,再到后来参与国企改制、经营酒店,每一次转身都不算容易,全靠母校教我的 “四立” 法宝撑着 —— 立志如锚,让我在房地产热潮涌来时没迷失航向;立德如灯,让我在商海沉浮中守住了底线;立信如尺,管财务、做管理时从不敢失了诚信;立艺如刃,要练就安身立命的本事,哪怕跨界发展也能游刃有余。物院的教育从来不是给人生设限,而是教会我们:低谷时沉下心蓄力,风口来时才能起飞;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如今再站在母校的校园里,才更懂物流二字藏着的人生道理。我们这代人亲眼看着,从凭票供应到快递次日达,物流改变了生活;学弟学妹们站在更好的时代,投身智链全球的浪潮里;母校打造职教数字化高地的蓝图,就是对这个时代最贴切的应答。我常跟身边的年轻人说:人生就像物流,重要的从不是起点有多高,而是中转时能不能守住初心、迭代自己。总盼着他们能在校园里多下点功夫,把物流算法、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学扎实,也多去产业一线走一走,见一见真实的物流场景。或许等他们将来站在国际物流枢纽的那一刻,会想起梅花岭上的晨读时光。原来所有了不起的征程,都是从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开始的。既要志存高远,见贤思齐,又要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今天我们隆重聚会,轻歌曼舞,海誓山盟,是对未来的向往。《物资学校甲子庆感怀》,是我献给母校六十周年的生日礼物:
六秩师传久, 物华教泽新。
储材擎广厦, 润德秉弘仁。
文起梅花岭, 霞飞桃李晨。
云章辉四海, 星火耀千春。
六秩耕耘,桃李不言自成蹊;一生守望,师恩如炬照前程。愿祖国国泰民安、母校弦歌不辍,更多年轻人直挂云帆奔大海;愿师长、同窗岁岁安康,常回家看看。
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吴先发,1983年毕业,分配至原湖南省物资厅工作,现任长沙中国城酒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编:宁静
一审:宁静
二审:胡泽汇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