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10-17 18:54:29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10月17日,在长沙举行的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新闻发布会株洲专场上,公布了该市过去五年的科技创新成绩单。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株洲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3%以上,位居全省前列;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79%;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百强榜中排名升至第35位。
株洲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亚亮在会上介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过去五年的工作重点。通过构建覆盖政府、产业、学校、研究机构和应用的转化体系,并举办国家轨道交通、北斗应用等专业赛事,株洲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十四五”期间增长了218.7%。近两年的“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已成功落地项目超过300个,新签约科技型投资项目148个。此外,株洲还在全省率先试点“先投后股”等改革措施,支持早期科技企业发展。
在技术攻关方面,株洲累计承担了967项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获得107项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数量居全省第二,其中包括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践层面,共有80多项如轨道交通智能感知等“卡脖子”技术被攻克,120多种关键产品和零部件实现国产替代,并产出了全球最大功率电力机车、国内最大载量无人运输机SA750U等一系列重大装备。
创新平台建设也取得进展。目前,全市已有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被列入省级重点科创工程。随着株洲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投入运行,全市各类国省市级创新平台总数已突破1000家,位居全省前列。
责编:罗艾敏
一审:罗艾敏
二审:丁鹏志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