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泽清 杜毛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6 10:55:3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6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近日,武陵源区中湖乡石家峪村“妈妈零工帮扶车间”集中发放工资,前来领薪的“妈妈们”脸上笑开了花,满脸的欢喜。
“王真桂,2209.5元;陈生荣,2124.1元……”随着工资表上的数字一一念出,一张张钞票递到“妈妈们”手中。陈生荣接过工资,乐呵呵地说:“这是我做手工的收入,虽然不多,却是我自己劳动换来的,也能补贴一下家用!”

当天,“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为全村45名留守妇女、残疾人和老人发放了共计2.1万元工资。大家纷纷感慨,多亏“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为她们架起了就业桥,让她们既能守着家,又能靠双手挣钱,真正实现了守家赚钱两不误。
中湖乡石家峪村是武陵源区的偏远山区村,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居多,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为增加石家峪村特殊人群的收入,经过多方协调,2024年7月,外贸型企业湖南占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落户该村。经过培训,村里大部分留守妇女、残疾人、老年人掌握了组装半成品的技术要领,工作方式简单、灵活,以计件方式获得报酬,多劳多得。

村民陈生荣因腿脚不方便,一直留守在村里。当得知村里建起了“妈妈零工帮扶车间”时,她立即报了名,从留守妇女变成了“上班族”。她托人将塑料半成品带到家里,完成加工后再托人带回村里。2024年9月至12月,她领到了800多元工资。这次发放的是2025年1月至8月的工资,她再次领到了2124.1元。
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建立了10家帮扶车间,实现6个乡(街道)全覆盖,涵盖零件加工、手工制作、电商客服、家政服务及农产品加工等轻体力领域,既有石家峪村塑胶半成品组装车间,也有军地坪街道家政服务车间,让更多不同技能、不同需求的农村妇女群体找到了适配岗位,“这种模式不仅激活了乡村‘她力量’,也织密了就业网。‘妈妈们’在这里学技能、挣收入,慢慢实现了经济独立,找到了自我价值。”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