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在身边】写在田间地头的履职答卷——“泥味”代表彭水平的助农之路

杨阳   湘潭日报   2025-10-15 16:57:24

田埂上,她轻抚稻穗,与农户细算收成;集市里,她与村民坐在一起,认真倾听他们的期盼;民情本上,她密密麻麻记着农业发展的堵点;政策落地时,她紧盯进度,让农民利益落细落实。


9 年履职路,湖南省、湘潭县人大代表彭水平交出的答卷,没有华丽辞藻,却满是民生视角——65份代表建议中,半数以上直指“三农”痛点。从听民声的“记录者”、解难题的“实干家”到促增收的“领路人”,她用沾泥的足迹,为乡村振兴注入“代表力量”。


图片


图片

民声“代言人”:把期盼变民生利好


“2024年10月: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得找转化出路。” 彭水平的“代表日记”里,每一页写的都是乡亲的关切事。


彭水平深知“纸上建议”落地,必先“脚下沾泥”。为摸清秸秆转化难题,她扎进各村,跟着农户收割、堆垛,既记下“焚烧污染,还田低效”的痛点,也算清“秸秆制饲料、有机肥能增收”的明白账。据此撰写的《建议在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上加强引导》提交省人大后,她又推动政策细化,最终促成《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今年3月实施。“现在秸秆有人收、能变现。”农户笑着说,“彭代表把我们的‘吐槽’变成‘福利’!”


这样的民声转化,在她的履职中屡见不鲜。摸清涓水河“岸窄堤矮、良田易淹”后,她写就《关于加强涓水河流域治理的建议》,推动省级5000万元治理资金落地湘潭;她蹲田与老农、专家“把脉”,提出《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促成湘潭县“投贷联动”试点,让多元资金流入农田;针对“农事服务碎片化”问题,她调研3个月形成《推广农业服务社会化服务“十代模式”的建议》,该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图片


图片

农货“摆渡人”:让土特产走出去


几年前在浙江大学培训时,电商示范村的景象让彭水平既羡慕又着急:人家凭一根网线卖遍全国,湘潭农户却还靠扁担挑货赶大集。“好货运不出、好价卖不回”的民生痛点,成了她心头亟待破解的履职课题。


要让农货出山,先铺顺“产销路”。带着履职为民的初心,彭水平回乡后牵头成立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将代表职责转化为具体行动——带动300多名农村创业姐妹,指导70多家会员单位做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腊制品、休闲食品;还为2000多户留守妇女、困难家庭找到家门口就业机会,让她们既能顾家又能挣钱。


“快递费太高,赚的钱快贴进去了!”听到会员们的呼声,彭水平立刻将此作为调研的重点。她天天跑快递网点,拉着负责人算细账,凭借着代表履职的韧劲,软磨硬泡一个月后,成功与全国知名快递企业达成协议,让协会农产品运费直降60%,为农货外销减去了“成本包袱”。


农户不会电商,农货仍“藏在深闺”。彭水平又把代表履职的“阵地”搬到村口,开设电商培训班,从手机操作、直播带货到产品包装,手把手教农村妇女。谭家山镇的刘花香,以前只懂种红薯,培训后一场直播能卖上万元红薯干、辣酱,她告诉彭水平:“彭姐,我们的土货真走出大山了!”


如今,协会年销售额破亿元,“七湘女”成了湘潭农货的“金名片”,从“扁担挑货”到“全国包邮”,农货“出山路”越走越宽。


图片


图片

农户“主心骨”:带乡亲种好“增收田”


“以前种地只糊口,现在每亩多挣200多元!” 春静合作社社员胡大姐拿分红时笑开了花。这笑容是彭水平履职成效最鲜活的见证。在走访调研中,彭水平发现小农户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弱、收益没保障”,于是探索出“合作社+农户+科技”模式——靠“六统四定”把小农户拧成“一股绳”,让分散土地产生大效益,有效破解“种地愁”难题。


“六统”管效率:统一品牌、品种、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机械操作、烘干销售,解了农户 “种不好、没技术”的愁。智能化育秧工厂里,九层立体移动循环式苗床替代人工,20人10天的活,机器3天就能完成,出苗率还高达99%;田间“海陆空”植保体系,让每亩成本从120元降至70元。“以前看天吃饭,现在靠科技吃饭。”种粮大户老周说,有了统一技术,他家水稻亩产多了50多公斤。


“四定”保收益:定产量、成本、报酬、奖罚,让农户“干活有奔头、赚钱有准头”。合作社统一烘干销售,避免“丰收不增收”;按产量分红,多劳多得。截至2024年,合作社带动 4000余农户亩均增收超400元,200多户像胡大姐这样的农户,实现“种地顾家两不误”。


“我的根在农村,我的劲用在田间。”彭水平的“泥味”,是走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如今湘潭田野里,秸秆有了新出路,农货有了新销路,农户有了新盼头。这位“沾着泥巴味的代表”,仍为“让乡村更有奔头”的心愿,奔走在田埂上……

责编:郭宸

一审:郭宸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湘潭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