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打造“四链贯通·双元共育·多维进阶”的核产业特岗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4 17:03: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4日讯(通讯员 彭国文 詹晶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针对核工业系统人才“不够用、不好用、用不久”等现实问题,南华大学立足学校“核特色”,整合与中核集团及其所属企业深度合作,探索打造“四链贯通·双元共育·多维进阶”的核产业特岗人才定向培养模式,为高校产教融合提供了实践样本。

学校创设了“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协同体系核工业单位实时向学校链递送人才需求,学校精准培养并反向输送人才。依托人才集聚激活技术创新,锻造创新链,反哺核产业升级,实现四链闭环共进。牵头成立核能产教融合创新联盟,完善顶层设计。校企聚焦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建、科研联合攻关与成果转化,打通“教学—生产—科研”三元场景,构建核产业特岗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循环。学校精准对接核产业链需求,与中核集团及旗下中国核建、中核二十五、中核检修等10余家央企深度携手,依托南华本科招生计划,年均定向培养100-500名“核产业特岗”订单生。

学校构建了多维能力融合培养的四维进阶教学体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方案,企业导师与高校教师共同讲授《核安全文化导论》《核电建设概论》等特色课程,融入核工业精神与行业文化,增强学生使命感与归属感培养基础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并设置可动态更新的微课程包,精准覆盖关键技能培养专业能力。依托核学科群优势,面向核产业关键需求,在安全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自动化、土木工程共13个专业开设订单班,形成特色专业和核产业特岗需求相结合的“核+X”专业群新构架。推动学科、科研、数智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项目期多专业共引育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建成100余个科研团队;通过智慧课程建设、科研成果进课堂、讲课竞赛与学科竞赛等方式,提升师生教学科研能力。

学校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以产业需求反向设计培养路径,打造实施“学校主体培养+企业前置赋能”的校企双线并行实践教学。重构校内校外的专业实验、实习实践和综合训练,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打造“虚实融合”教学生态,研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3套,破解高成本、高风险、实操少难题;新建生态环境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开放3个国家级实验/虚拟仿真教学中心,新建国家级与省部级实验平台、创新创业基地等共计50余个,全面支撑师生创新实践。携手中核集团及核心企业组建联合专班,实行双师共培、项目共研、课程共建;新建7个校外实训基地(累计140余个),选聘百余名核领域专家和企业骨干担任导师,打造校企一体化育人新范式。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